专访全球工程机械前五强 中国中联重科南亚区域经理郑金木先生
南亚网视记者 任米拉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 年,由原中国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孵化而来,经过20多年的创新发展,中联重科逐步成长为一家全球化企业,已从中国工程机械技术发源地成长为国际标准制定者、全球工程机械前五强。
7月17日下午,南亚网视记者任米拉对中联重科南亚区域经理郑金木进行了专访。
记者:郑总您好!我是南亚网络电视的记者米拉。今天特别高兴邀请您为SATV南亚网视《新闻会客厅》的嘉宾!我代表南亚网视以及广大的网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嘉宾: 谢谢米拉,南亚网络电视的网友们大家好!
记者: 据我了解中联重科是中国四大建筑重型设备生产企业中的佼佼者,已经创造过许多神话,您作为中联重科的南亚区域经理,请您介绍一下自己以及贵公司目前的发展情况?
嘉宾: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我是郑金木,目前任职中联重科南亚区域经理。中联重科呢,刚才主持人也讲了。中联重科作为一个科研院所改制的典范,目前不仅是中国工程机械技术发源地,也是国际标准制定者。我们的产品,工程机械板块主要包括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矿山机械还有土方机械等。
记者: 两年来,新冠疫情蔓延整个世界,尼泊尔也不例外,因为受疫情的影响尼泊尔两次封国了,您来尼泊尔的时候正好赶上了疫情,势必对您开展业务造成很多困难。在生命安全方面也是对您一个严峻的考验。在这种困难之下,您是如何拓展业务的?
嘉宾: 疫情对各个行业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就中联重科而言,我们跟客户“线上”的沟通多了一些,但同时我们的“现场”服务并没有减少。在整个南亚区域而言,我们有多个销售服务人员,仍然活跃在尼泊尔、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这几个国家的各个施工现场。因为对于现在比较困难的时刻,中联重科更要与客户在一起,我们的目标是保证设备的不停机,然后服务要及时的到达。
记者:据我了解,中联重科在全球80多个国家建立了生产基地,销售服务平台,产品出口海外近有100多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请您谈谈贵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激烈中的一些成功的案例和故事。
嘉宾: 中联重科本身作为一家国际化的企业,国际化最重要的实践就是本地化,所谓的本地化就是做实海外平台,我们在全球而言,有20多个国家设立了子公司。在南亚,我们有印度子公司、巴基斯坦子公司。子公司职能一方面是销售和售后服务,另一方面主要是打造当地的物流平台和零配件供应体系。另一个方面,我们子公司本地员工比例超过60%,也就是说,我们跟当地社会共同发展,同时要融入到当地社会和经济生活中。
记者:中联重科从原点登上世界最高峰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关键的问题?
嘉宾: 关键的问题呢,首先是“标准化”的问题。就南亚市场而言,这边的一些国家法规政策、排放要求还有一些标准是跟中国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的每一款产品进入南亚市场之前,我们首先要充分的调研,其次,我们要对产品进行试制,对产品的一个改进,然后才能够投放到市场。比如说泵车,我们公司与底盘厂合作,开发了符合南亚市场的右驾国三底排放车辆,这个车辆投到市场上基本上没发生任何问题。就是说,没有因为环保、排放或者运行的不同而造成产品的不稳定性。
另外,中联重科比较关注环保问题。可以从中联重科 “极光绿”的绿色看,中联重科整个的理念, 不光是产品的开发, 甚至对粉尘和噪音污染等都是按照国际领先标准来做,所以我们的产品不会对当地的环境包括居民造成困扰的。
记者:作为中国重工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尤其在南亚人多、经济并不发达的市场上你们是如何树立国际品牌,还有跟发达国家的老牌企业你们是如何竞争的,尤其在售后服务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嘉宾: 南亚大部分国家跟中国一样,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基础设施需要改善。这个需求对我们这些工程机械厂家来说,是个机会。南亚区域一直是中联重科的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我们在这边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我们整个销售团队在南亚超过100多。我们跟欧美日韩,这些国家的品牌的竞争中,可以说是丝毫不落下风,甚至在某些产品上保持领先。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我们的制造工艺和劳动力的水平是国际一流的。另外,我们更关注售后服务和配件供应。比如说,我们会要求服务响应在24小时内做出响应,如果需要48小时内工程师会到达现场。我想这是很多其它厂家难以做到的。总体来说,我们的服务的配件响应及时,这也是我们中联重科在南亚市场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记者:中联重科做得确实特别好。您目前在尼泊尔,负责在尼泊尔的市场上销售产品,请您谈谈跟其他的南亚国家相比,尼泊尔的市场有什么区别?
嘉宾: 尼泊尔作为佛教的发源地,中国人对尼泊尔有特殊的情谊感。就市场而言,尼泊尔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都很丰富,但是目前面临的很大的困难就是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建设还需要提速,我们希望跟当地的承包商施工方,包括来自中国的施工承包企业一起为当地的基础设施的发展出一份力。
记者:特别感谢郑经理,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的节目,特别感谢。
嘉宾: 特别感谢南亚网视的邀请,我有此机会向广大网友能够介绍中联重科。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