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彤娟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丁嘉阳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实习研究员
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水平快速提高,国际格局和全球秩序正在重塑,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地区之间往来密切。与此同时,世界各地正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面临地缘冲突加剧、保护主义抬头、新霸权主义盛行等问题。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既是国际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事务的重要参与者,因此,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促进双方合作,不仅符合双方利益,更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印在政治、经贸、边界等方面均有战略合作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政治合作
首先,中国与印度有着相似的外交经历和外交理念,两者都曾饱受殖民之苦。如今,中国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印度奉行不结盟政策,双方均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其次,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同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双方可通过合作互惠互利,共同促进发展。此外,中印在地缘政治的某些方面上有着相似的立场。尽管美国一直把印度标榜为其在南亚地区的盟友,但他们的关系远没有那么亲密。印度对于美国的作用更多是用来制衡中国。
中国与印度在政治领域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中印合作对双方的国家安全都有益处,良好的政治合作不仅可避免双方陷入安全困境,还有助于解决边界问题以及维护边疆地区和平稳定。其次,中印在政治领域中的合作有益于整个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印度是南亚地区影响力最大的国家,对南亚地区的事务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个有益于中印发展的稳定环境离不开双方的通力合作。中国和印度从来不是敌人,双方不该落入以均势为实质的“分治陷阱”,让其他国家获益。良好的中印关系是双方扩大地区影响力、获得国际话语权的最佳途径。
经贸合作
中国与印度互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根据印度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以770亿美元的贸易总额超过美国,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双边贸易额突破千亿美元,其中超过三分之二来自中国的出口。
印度拥有巨大的制造业产品市场,且对进口的依赖度较高。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物美价廉的制造品可满足印度市场需求。,此外,印度企业在设备、技术和零部件等方面也需要中国产业链的支持。
在对外投资方面,2020年中国设立境外企业数量前20位的国家中,印度排在第18位,中国在印度的投资存量超过三亿美元。这充分体现了两国在经贸上的相互依赖,也展现出两国在经贸领域巨大合作潜力。
中国和印度同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类似问题。印度对石油等燃料的需求严重依赖进口,受中东、俄罗斯等产油地区政治环境影响大。中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石油进口国,也难免受类似因素的影响。此外,印度人口多,就业压力大,近年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失业率攀高,需要外国企业为其提供就业机会。而中国企业提供的产品和工作机会对于印度人民而言不可或缺。
未来,中印在经贸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其中“一带一路”倡议将起到重要作用。自2013年以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呈增长趋势。2020年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超过两千亿美元。这不仅扩大了中国的对外投资规模,也提高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经济发展潜力。“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的良好平台,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印度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规模,实现国内外两大市场贯通,逐渐形成健康经济发展模式。
边界问题
边界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印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该问题既是制约中印合作的重要因素,又是未来双方可以展开合作的重要领域。1962年爆发边界冲突后,中印断交,直至1976年才重新互派大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解决边界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中印其他领域合作的前提条件,直到1988年时任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华后,双方才逐渐恢复经贸合作。
中印曾就合作解决边界问题付出许多努力。从1981年的副部级官员会谈,到2003年“关于边界问题的特别代表会晤机制”的建立,再到现阶段的军长级会谈,双方关于解决边界问题的磋商与谈判机制的层级不断提升,磋商与对话的内容也得到扩展。在谈判过程中,双方通过签署协定明确了解决边界问题的指导原则,确立了解决问题的“三步走”路线图,并逐渐完善边境管控机制,为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打下基础。
未来,中印在边界问题上仍有很大合作空间。在第十四、十五轮军长级会谈结束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双方透露出和平解决边界分歧的意愿,尽管仍无法达成共识。若要和平解决边界争端,中印就必须互谅互让,就争议地区进行更深入地协商和沟通,根据历史和现实因素合理划定边界。
合作才是解决中印边界争端的最佳手段。在边界问题还未完全解决之前,双方应保持政治、经济方面的合作,这样既有助于两国关系的发展,也有助于缓和边界矛盾。弱化边界问题有助于促进双方合作,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