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网视加德满都4月4日讯(崔亦阳)近日,尼泊尔第五期旅游人才汉语培训班开幕式在尼泊尔旅游局举行。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陈松在开幕式上表示,疫情前中国已经成为尼泊尔第二大游客来源国和游客增长最快的国家,越来越多的尼泊尔朋友开始学习汉语,在尼持续掀起了“汉语热”。
陈松大使希望各位学员充分利用好本次培训机会,学好汉语,提高本领,将自身的职业发展融入到中尼两国旅游合作和文化互鉴的大局中,为促进中尼关系发展和民心相通作出积极贡献。
“你好,我的汉语名字是苏寰山,我学习汉语一个多月了……”在尼泊尔旅游局会议室里,苏寰山用汉语和周围的同学打招呼。
来自加德满都的小伙子苏寰山是此次“尼泊尔旅游人才汉语培训班”的一名学员,与他一同参加汉语培训还有60余名学员,包括尼泊尔旅游局高层、旅行社负责人、导游、旅游专业大学生、商贸人员等。
下午四时,汉语课开始前,旅游局会议室里学员们的讨论声不绝于耳:“你好,你身体好吗”、“我在旅游局学习汉语”、“我们都在旅行社工作”。开班不到两个月时间,大多数学员已能用汉语简单完成有关方位、时间、职业、个人基本情况等的日常交流。
据悉,此次“尼泊尔旅游人才汉语培训班”由中国驻尼泊尔使馆主办、尼中文教协会协办,旨在培养当地旅游局工作人员、导游、酒店工作人员、商贸人员等与中国游客接触较多的群体,提高其汉语水平,进而提升尼泊尔旅游业竞争力。
尼中文教协会主席哈利仕介绍说,自2016年第一期培训班开办以来,前四期汉语培训班共为尼泊尔培养了160余名中文旅游人才,“培训班每周五次课,每次课两个小时,学员们积极性非常高,希望可以通过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二级、三级考试。”
“学习汉语对我的帮助很大,这样我就可以接待更多的中国游客。”在加德满都的泰米尔区经营着一家旅行社的尼泊尔商人潘百安说,语言可以拉近人与人间的距离,仅懂英文,仿佛在他和中国游客之间竖起一扇看不见的屏障,而学好中文,则无疑是消除这扇屏障的有效魔咒。
“他们现在都有汉语名字了,也学会了使用微信,这样更方便和中国人交流。”来自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孔子学院的崔老师担任此次培训班的主讲教师。她介绍说,除语言教学外,此次培训中也有歌曲、舞蹈、中国功夫等文化教学。“培训班注重学员的口语表达,提高汉语交际能力。”
此前,尼泊尔旅游局局长玛尼·拉吉·拉米查内(Mani Raj Lamichhane)在接受南亚网视(SATV)记者在采访时表示,中国游客对尼泊尔来说很重要,中国市场也是尼泊尔的主要客源市场。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有17万中国游客进入尼泊尔。中尼两国政府在2016年达成协议,规定在5年内培训出约200名会说中文的导游。他说,尼泊尔政府和旅游业都已经准备好了,欢迎中国游客来尼泊尔旅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