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新闻社网站10月31日刊登题为《服装企业发现很难摆脱中国的供应链》的报道,报道编译如下:
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推动和更低制造成本的吸引下,从包括阿迪达斯到耐克公司在内的许多服装和鞋类制造商正在将供应链迁出中国。
但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疲软的情况下,许多公司发现寻找替代生产中心本身也面临挑战。有些公司甚至重新又搬回了中国。
“这个在中国通过数十年建立起来的成熟生态系统不仅确保了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点,而且提供了难以复制的大规模生产的稳定质量,”鞋类品牌Bata集团的全球可持续发展主管劳拉·马吉尔说,“我想不出还有哪个地方能达到像中国一样的质量、数量和价格。”
彭博新闻社采访的一些服装制造商和工厂主也赞同马吉尔的观点。
50多岁的林峰(音)在中国南方城市广州及其周边地区拥有服装工厂,主要为美国和欧洲客户生产服装。
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导致边境关闭,他在越南河内启动了一条新的女装生产线来“试水”,那里的工人的月薪较低,这也是激励他尝试的一个原因。
但他很快发现,来自谨慎的海外客户的订单很少,这让他震惊。去年,他退出越南,将重心转移回广州。
“现在谈论扩张或海外转移是没有用的,”林峰说,“在需求疲软的情况下,低劳动力成本和关税豁免毫无意义。”
事实上,中国在全球服装供应链中不可或缺,即使将工厂转移到其他国家也并不能真正削弱对中国的依赖。
越南纺织品服装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越南服装业仍然主要依赖中国原材料,如纽扣、线、标签和包装等,只有约30%至40%的材料是本地生产的。
语言障碍和文化冲击也是管理东南亚员工的障碍,其中一些员工的经验不如中国员工。
为当地服装制造商与海外买家牵线搭桥的越南商人迈克尔·拉斯考说,虽然他的一些客户转向东南亚,但这并没有转化为当地工厂的稳定订单,导致一些服装制造商维持生计也很困难。
拉斯考表示,由于担心全球需求疲软,大多数向越南工厂下订单的客户都避免签订长期合同。由于没有更长期的合同,许多服装公司只能按月过活,有些公司甚至计划将每周工作时间缩短至4天,以削减成本。(完)
(责任编辑:刘美玉 审核:罗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