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将巨额预算投入修路,外媒关注莫迪政府“押注”基建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刘美玉
发布时间:2024-05-29 08:02

南亚网视加德满都5月29日讯 据环球时报报道(记者 曹冲 苑基荣)印度新闻网站Prop News Time27日报道称,印度财政部门负责人强调,莫迪政府在2014年至2023年期间已经投入了43.5万亿卢比(1卢比约合0.012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其引用的一项研究估计,每花费1卢比的资本支出都会带动经济产出增加4.8卢比。“彭博经济研究”也于27日分析预测,未来两年,价值44.4万亿卢比、约为5340亿美元的新基础设施将投入使用,相当于过去11年内建造的所有基础设施经通胀调整后的价格,预计到2030年,这笔支出有助于将印度经济增长率提高到9%。

“主菜将在第三任期内出现”

“莫迪将押注于约534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上。”据彭博社27日报道,“彭博经济研究”发布此次预测正值印度大选关键时刻。据印媒报道,4月份印度总理莫迪在选举期间承诺,如果印度人民党赢得第三个任期,将提供更多就业和基础设施。印度为期数周的大选将于本周六结束,大选结果将于6月4日宣布。民调显示,莫迪领导的执政党印度人民党有望再度执政。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莫迪意外落败的可能性不大。

3dc871b37ea3eb207c39e1c93ffa83c3u5

2023年10月27日,印度孟买安德里火车站挤满了人。(视觉中国)

今年2月,莫迪政府在年度预算中公布了印度有史以来最大的资本支出,拨款11.11万亿卢比,比5年前增长了3倍多。他曾说过,“过去 10 年的发展只是开胃菜,主菜将在第三任期内出现。”

据彭博社报道,印度铁道部门负责人接受采访表示,这些支出是可持续的,因为目前的财政基础更加稳健,而且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可以促进增长,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税收。

路透社27日报道称,印度莫蒂拉尔·奥斯瓦尔金融服务公司的负责人也表示,莫迪如果罕见地连续第三次执政,将提振国防、基础设施、铁路和资本货物公司的股价。“这些都是政府重点关注、投入资金的领域。现政府很有可能继续执政。如果他们回归……他们会更加积极。”该经纪公司的董事长拉姆迪奥表示,“未来5年,你会看到政府采取重大行动为这些行业提供动力。”

莫迪政府一直重视基础设施发展,将其视为实现“5万亿美元经济体”的主要举措。莫迪及其盟友表示,他们的目标是通过加强连通性、降低商业成本,使印度成为对制造商和外国投资者更具吸引力的目的地,将国家经济增长推向新的高度。

新修公路通向边远农村

彭博社评论,莫迪政府十年来升级了全国范围内的公路、铁路、机场和港口,在数字基础设施(如新的数据中心、光纤线路和扩大的数字支付系统等)上投入巨资。

《环球时报》记者驻印期间在新德里看到,2016年时部分新德里地铁线路已经开建10多年,仍然还处于开挖阶段,路上到处是围挡。但2019年时,这些地铁大部分都已完工。《印度时报》去年底曾报道称,印度有望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地铁网络。2023年,印度地铁运行里程已经达到895公里,分布在20个城市。另有1032公里的地铁网络已获批准。

在北方邦、比哈尔邦、哈里亚纳邦等地区都能看到新修的公路,直通偏远的农村。标志性项目包括连接新德里和孟买的新高速公路,这条八车道高速公路将两城市之间的通行时间缩短一半。

印度经济监测中心编制的数据还指出,自莫迪上台以来,印度出现了建设热潮,2018年以来,印度每年新增道路超过1万公里。除了实体项目之外,印度还大力扩展了其数字基础设施,该国的“Aadhar”计划耗资36.1万亿卢比推动生物识别技术。

无现金数字支付也得到广泛推广,印度基于二维码的支付系统取代了从超市到街边茶店的现金交易。4月,被称为统一支付接口(UPI)的支付网络处理了19.64万亿卢比的数字交易。

“仍饱受物流成本之苦”

莫迪政府十年来提出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但有人批评称,莫迪的承诺与实际之间差距巨大,印度仍然饱受高昂的物流成本之苦。“历届政府仍未能解决缺水、停电和道路破旧等问题。”以清洁房屋为生的安朱在最近的一次政治集会上对彭博社称。她抱怨长时间停电,在气温达到45摄氏度的时候,她和她的孩子无法入睡。“我们参加这次集会是为了修路、通电和供水。”

彭博社报道中提及,印度508公里长的连接孟买和艾哈迈达巴德两大城市的新高铁线路项目,最初构想约10年前提出,但由于未能及时从农民手中获得所需土地,该项目被搁置多年。直到今年,政府才宣布已获得所需所有土地。上个月,该项目背后的政府机构却表示无法评估完工日期,包括莫迪的竞争对手和一位前央行官员在内的批评者称该项目浪费资源,还有人指责莫迪过于关注那些对穷人无好处的华而不实的项目。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其中的原因有多个。首先是融资难,基础设施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外资对印度基础设施投资不太“感冒”,印度私人资本也有很多担忧。其次,印度政府持续的双赤字很难有更多资金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也警告称,预计本财年印度的公共债务将升至国内生产总值的82.3%,从而带来“巨大的融资需求”。他补充说,印度征地难是基础设施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加上印度官僚效率低下,莫迪政府基础设施雄心或很难如期实现。(完)

(责任编辑:刘美玉 审核:罗蒙山)

南亚网视舞台音响灯光宣传片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