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社评:中阿合作再上台阶,给世界什么启示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刘美玉
发布时间:2024-05-30 12:08

南亚网视加德满都5月30日讯 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一直是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典范,这一典范关系正迎来新的历史起点。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于5月30日召开。习近平主席将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巴林国王哈马德、埃及总统塞西、突尼斯总统赛义德、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四位阿拉伯国家元首共同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五位元首共同出席部长会开幕式,这是前所未有的规格。正如外交部副部长邓励在中外媒体吹风会上所说,这充分体现了中阿双方团结合作、推动中阿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共同愿望。

今年是中阿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走过20年历程的中阿合作论坛之所以如此备受重视、生机勃勃,关键在于它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中国已经连续多年稳居阿拉伯国家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双方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实施了200多个合作项目,成果惠及双方近20亿人民。中阿合作论坛建立起部长级会议、战略政治对话等19项重要机制,发布85份重要成果文件……值得称道的是,中阿在创造并保持双边贸易额4000亿美元左右历史高位成绩的同时,还在形成着眼于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绿色低碳、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的新合作热潮。中阿合作已经从以经贸为主转向经济、安全和人文“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古老丝绸之路上的老朋友,如今是“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好兄弟、好伙伴。

此次会议也是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后中阿合作论坛举办的首次部长会,既是对过去20年中阿合作成果的回顾,又是展望未来20年,为下一步的中阿合作绘制蓝图。据中方透露,会议计划通过一系列成果文件,进一步凝聚中阿共识,规划下阶段合作,并将就巴勒斯坦问题发出中阿共同声音。国际舆论已然将目光集中到会场,接下来将进入中阿合作论坛时间。

在5月29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阿拉伯媒体记者问了这样一个问题:20年来,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好,反而美国在阿拉伯世界并不太受欢迎。中国给阿拉伯世界带来了什么?说实话,中国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的原则与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不搞集团政治、不打外交擂台,也没有兴趣去填补什么“真空”,更不用说中国不认为中东存在“真空”。中阿合作就是单纯的中阿合作,双方有走到一起、越走越近的内在逻辑与相互需求。

当然,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同为“全球南方”的一员,关系发展得这么好,如果说对国际社会有什么启示的话,这倒是值得好好谈一谈。作为好兄弟、好伙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维护民族尊严、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中患难与共,在全球化与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携手发展,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去年,在中国斡旋下,沙特阿拉伯与伊朗达成历史性和解。今年4月,中国又促成了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北京磋商。有外媒评论说,中国“已从一个沉默的参与者转变为在该地区发出有分量的声音”。我们认为,中国声音的分量不在分贝高低,而在于秉持公正立场,支持阿拉伯国家的正义事业,起到的作用始终是建设性的,因此能被阿拉伯国家充分信任和接受。更重要的是,阿拉伯国家的独立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中阿合作体现的是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有事大家一起商量着办的理念。

彭博社认为,阿拉伯国家欢迎中阿之间建立更广泛的合作关系,这表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不愿卷入“新冷战”,更愿意让开放的大门敞开。这话只说对了一半。阿拉伯国家看待中阿合作的眼光着眼于当下,更超越当下。在中阿深入合作过程中,阿拉伯国家进一步看到,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中国不是通过战争、殖民、建立同盟等方式,而是通过和平实现发展,特别是支持阿拉伯国家独立自主寻找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这让它们进一步确信,“中国的发展是和平、进步力量的增长,中国是阿拉伯国家值得信任的朋友和伙伴。”

千年前,尽管远在“天方”,也没有阻断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交往的脚步。今天,“天方”早已近在眼前,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的中阿关系,植根于广泛而深厚的友谊与合作基础。以此次中阿合作论坛为契机,可以确信双方将继续以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秉持中阿友好精神,打造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自立自强的集体合作样板。(完)

(责任编辑:刘美玉 审核:罗蒙山)

南亚网视舞台音响灯光宣传片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