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美国炒作“中国产能过剩”:因一己之私牺牲全人类共同利益
责任编辑:南亚网络电视
发布时间:2024-06-11 09:23

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韦进深 马伊辉

在乌克兰危机持续延宕之际,瑞士将于6月15—16日举办为期两天的乌克兰问题和平峰会。而中国不参加该会议的决定引起了国际社会的热议。对此,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毛宁在回应相关言论时表示,中方重视瑞士举办的峰会,中方的立场是公开透明的,也是公平公正的。中方认为和会应具备三个要素,即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对所有和平方案进行公平讨论,否则和会难以为恢复和平发挥实质作用。

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政府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积极劝和促谈,没有拱火浇油,更没有从中渔利。相反,中国政府始终致力于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并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中方就乌克兰危机提出的“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为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提供了方向指引。乌克兰危机爆发一周年之际,中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提出包括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等十一条建议,为解决危机提出全面、综合、可行的方案。

在行动上,中国为推动乌克兰危机的和平解决,派出特别代表开展斡旋行动,强调通过外交和政治方式解决冲突。2023年5月,中国特别代表李辉访问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同各国就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以最大限度凝聚共识,防止地区风险外溢。2024年3月,中国政府再次派出特别代表开展第二轮穿梭外交,推动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可以说,中国从未放弃劝和的努力,从未停下促谈的脚步。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普遍期望作为当事方的俄罗斯与乌克兰,能够通过和平谈判结束冲突。但是,由于俄乌双方在基本原则问题上分歧很大、难以协调,目前双方直接和谈的条件尚不成熟。加之个别国家不断拱火浇油,持续激化矛盾,事实上扮演了“幕后推手”的角色,成为俄乌和谈难以进行的主要障碍。

中方对于举办国际和会的立场始终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在瑞士筹备和平峰会期间,中方一直与瑞士和乌克兰保持密切沟通。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乌克兰问题和平峰会缺少冲突当事方参与,不仅缺乏中方坚持的“俄乌双方认可”的特定条件,而且严重偏离了国际社会的预期,很难想象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果。

近日,中国和巴西联名发表了关于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强调遵守局势降温三原则,即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同时呼吁各方坚持对话谈判、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反对使用核武器、反对攻击核电站、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六点共识”代表了国际社会对于乌克兰危机客观而理性的思考,对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具有建设性和积极意义。在共识提出后不久,国际社会对“六点共识”的响应积极。这表明,只有坚持客观公正,才能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才能真正推动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支持“六点共识”的国家越多,召开真正和会的日子就越近,实现和平的前景就越光明。中方真诚欢迎更多国家支持并加入“六点共识”,让我们共同期盼和平早日到来。(作者单位系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南亚网视舞台音响灯光宣传片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