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各异的毕伦袋
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以下简称“巴新”)人口约995万,拥有1000多个部落和800多种语言。在如此多样的文化中,几乎所有部族、村庄、家庭的女性都会使用一个相同的物件,那就是“毕伦袋”——一种传统手工编织的女性专用袋。
走在巴新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工厂商店、学校机关,《环球时报》记者总是能看到女性在使用毕伦袋,她们或许从事不同职业,年龄也有大有小,但都会手提或肩背色彩明艳的袋子。
在农村地区,人们使用的毕伦袋最宽能有1米,可装下几十公斤的物品。城市的毕伦袋则相对精致时尚,多用于携带日常随身物品或当作时尚饰品,最小的仅有手掌大小。
毕伦袋的历史可追溯至巴新的史前时期。人们从其他地方来到岛屿上,以狩猎与采集为生,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他们尝试利用植物,将其制成的绳索打结、缠绕,用以收集食物等,毕伦袋应运而生。在当地传说中,太阳是住在黑暗洞穴中的巴新人从巫师的毕伦袋中“偷出来的”,人类因此才拥有了光明。在当地人心中,毕伦袋因为曾经“装过太阳”,所以“有容乃大、无所不包”。
刚开始的时候,普通民众多用毕伦袋放红薯、果子等农产品,部落士兵用其装箭作战,后来,毕伦袋逐渐发展成当地的特色礼品。伴随着传统歌舞和祝福词,亲友会在生日、婚礼、成人礼等仪式上向重要的人赠出毕伦袋。
它现在也是巴新对外友好交流的象征,外国贵宾访问巴新时,会收到精致的毕伦袋。巴新的中企、中国医疗队和中国农业援助组,时常收到当地民众的谢意——毕伦袋。
毕伦袋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功能——装婴儿。毕伦袋具有很强的韧性和弹性,因此也可悬挂于树上当作婴儿的摇篮和幼童的吊床。摇篮一般离地约0.5—1米高,方便母亲照看。人们会用蚊帐把摇篮罩起来,或在周围燃烧草药来驱虫,在内部垫上柔软的布料,以确保婴儿舒适安全。
传统上,毕伦袋由女性使用,编织工作也由女性完成。编制毕伦袋的手艺会在母女之间世代传袭,一般当地女孩长到5岁时,母亲农忙结束便会教她们编织毕伦袋。从植物的采集到纤维的抽取、捻线,再到最后的染制和编织,一个毕伦袋的制作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在偏远山区,有些居民除农业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谋生手段,编织毕伦袋就成为女性养家糊口的重要途径,也提高了女性在家庭和所属部落中的地位。
每个部落乃至家庭所制作的毕伦袋都有所不同。就原料而言,除了数百种植物外,还有各式各样的动物毛皮。在动植物原色基础上,人们还会用天然染料进行染色,最常见的是黑、白、黄、红4色。总之,毕伦袋的材质、颜色、款式、尺寸多种多样,一如苏格兰裙格子图案般繁杂。
传统上各部落、各家庭都有自己的图案与设计,甚至每个女性都有专属于自己的毕伦袋,上面的图案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
从最简单的线条、方格,到英文字母、单词,再到天堂鸟、巴新国旗等图案,不一而足。不同设计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菱形图案象征着当地女孩走向成人,步枪图案则是对过去部落之间暴力冲突的警醒。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援巴新菌草旱稻技术项目组为当地脱贫作出巨大贡献,有专家甚至扎根巴新长达13年之久,赢得了当地人的信赖和敬重,毕伦袋上于是也有了旱稻稻穗等图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