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博物馆工作人员为游客展示“顶级乐器”
乐器博物馆工作人员为游客展示“顶级乐器”
德国东部的马克诺伊基兴毗邻捷克,是一个看上去十分普通的小镇,有教堂、中央广场、鹅卵石街道和一些“寻常店铺”。其实,大多数店铺的生意都和乐器相关,这家业务是琴弓,那家制作长号的吹嘴。在专业音乐人、乐迷和乐器商的世界,马克诺伊基兴绝对是一个朝圣地,20世纪初,世界上80%的顶尖乐器都出自这个小镇。
小镇没有什么辉煌的历史,13世纪才刚有村落雏形。小镇的默默无闻持续到17世纪,直到一群人从奥地利来到这里,其中就包括许多乐器工匠。慢慢地,他们在这里生根发芽,几百年过去,如今马克诺伊基兴及其周围的山谷有超过百家企业参与乐器制作。令人称奇的是,制作乐器的关键工艺仍依靠传统技法。
这些企业中大约80%是家庭作坊,规模最大的雇了300名员工。企业分布也有意思,比如小提琴制造商可能和琴弓制造商相依,小号车间开在吹嘴车间旁边。想找某个部件的制造商,当地人会毫不犹豫地给出一个清晰答案,没有人在乎作坊是否有高级的门面。
马克诺伊基兴的许多工厂允许参观。访客中心对面是历史悠久的锯木厂,能了解如何挑选原木、精心加工并用于乐器制作,环境温度和湿度对乐器制作的影响,优质木材加工的整个过程在制作世界级乐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比如,要达到某种特殊木材的曲度,可能需要40年,不论对手工匠人还是预订乐器的客人,都需要异常沉稳的心态。
Markus Dietrich是一家有着120年历史的小型弹拨乐器工坊,如今已经传至第四代。工坊仅接受私人订制,平均一把乐器的制作周期在两年左右。在这里制作一把小提琴至少2万欧元。在掌门人言简意赅的讲解下,能够深入了解制作吉他和鲁特琴的材料、细节与过程,并有机会参与其中,感受手工制作乐器背后的那份激情。第五代传人正在历练中,或许不久的将来会正式上任。
马克诺伊基兴乐器博物馆收藏了4500多件乐器,公开展示的有1600多件,时间跨度从17世纪至今,除了广泛使用的一系列欧洲乐器,还包括许多来自全球各地的非欧洲乐器。参观者能探索丰富的历史记录,了解不同地区的音乐产业状态,从传统工艺到现代技术,还有一些乐器背后的故事。博物馆有一把从教堂收集来的大提琴,制作于18世纪,根据大小可以推断出所使用的木材源自一棵15世纪的古木。大提琴上面涂鸦一般地刻着20多个签名,现在还没有人能猜透其中原因。
在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这些家族企业仍能用旧方式赚钱。他们制作了特别的东西给特殊的音乐家,牢牢地把控着对乐器质量要求苛刻的高端市场。持久的利润与高质量生产形成良性循环,让他们从不担心来自低成本批量生产的挑战,复制和模仿他们的人也从没成功过。这些家族乐器工坊之间互相支持,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比如祖辈制作琴弦,父辈制作贝斯,第三代又从叔叔那里学会如何制作长号。于是,不同乐器和部件的制作技术在一个家族完美地传承下来,有些企业已传了九代人。在马克诺伊基兴能感受到传统与坚持非常重要,那些优美的乐音背后就是这些看上去并不怎么“时尚”的匠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