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马越然:结婚登报——传统媒体培育浪漫“新婚俗”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发布时间:2025-01-23 14:12

1688094556515fcapp_df6bb03f-eea0-457b-a08d-a880434a2646_1688028513332coverWaterMark

南亚网视加德满都1月23日讯 据环球时报报道,在报纸上购买一方空间,刊登自己的结婚启事,近日成为备受诸多年轻情侣青睐的“新婚俗”。他们附上自己的新婚照片和浪漫誓词,让公开出版的报纸“昭告天下”,见证自己的爱情。

用报纸宣告婚姻的缔结并非当代年轻人的发明。早在民国时期,上到名人雅士,下到普通民众都有过在报纸上刊登婚讯的先例。不过,那是因为当时的婚姻登记制度不甚完善,也因为报纸具有很强的公共属性,能够为婚姻提供间接证明。时过境迁,当下的“结婚登报”行为少了些许“实用目的”,添了许多“浪漫色彩”。谈及为什么要在报纸上发布结婚消息,常被提到的是白纸黑字、公开发行带来的仪式感和象征性。

虽然我们常打趣不少年轻人已经不再看报纸,但新人们依然认为报纸作为一种大众媒介,在见证爱情、创造浪漫这件事上有它独特的价值。结婚登报,象征自己的爱情被确认、被知晓,是一份长久的信物,甚至可以成为历史的见证。相比之下,同为纸质的结婚请柬在公共性方面略逊一筹,朋友圈、短视频则显得太过数字化,稍缺一些稳定性。

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曾说:“媒介即讯息。”这句箴言强调媒介本身比媒介的内容更有意义和价值。用这句话解释“结婚登报”现象再合适不过了。年轻人看中的并不仅是报纸实际的传播效力,而且包括它作为一种媒介本身蕴含的属性,哪怕这种属性带有一些想象成分。

在报纸如日中天的年代,我们会依据内容和可信度对报纸进行细分,有严肃大报,也有娱乐小报,它们在公信力和真实性层面显然存在差异。但是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当红的今天,这种区分日益模糊。人们会更倾向于认为,传统报纸相比数字化的新媒体天然是一种相对严肃的媒体。白纸黑字、落笔无悔,在报纸上刊登的信息被赋予严肃的意义,具有不可更改性,就像我们憧憬的婚姻,郑重又稳定,用它来见证婚姻,可谓“贴切”。

同时,除了留下报纸作为实物的见证,刊登婚讯的行为本身,同样提供了满满的仪式感。精心拍摄挑选一张满意的照片,费心编辑一段或复古或现代的启事文辞,联络一家心仪的报社,选择一个独特的日期,收到几份带着油墨香气的报纸,整个流程凝结了婚姻双方共同的选择与付出。如果能够拍一段vlog记录全过程,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给亲朋好友,或者在婚礼现场浪漫播放,那么仪式感恐怕还会“超级加倍”。

的确,在报纸作为一种传统媒体以浪漫中介的方式回到流行文化的过程中,新兴的社交媒体同样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小红书、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中,用户自发的分享与推广,帮助“结婚登报”被更多人快速知晓,也提供给后来者完整的“操作指南”,吸引大家争相效仿。因此,在报纸上刊登自己的喜讯,既是一种媒介复古行为,是一种对复杂婚姻流程的创新,同时在新媒体的助力下,也快速成为一种媒介流行文化。可以说,在这件事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共同发挥了社会功能。

不论出于怎样的目的,“结婚登报”都不失为一种浪漫十足、健康积极的“新婚俗”。这样的行为体现了年轻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他们善于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给自己的生活增欢乐、添幸福,还积极借助传播渠道广而告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同时,“结婚登报”物美价廉、事半功倍,不仅花费可以丰俭由人、量力而行,还能制造出持续的浪漫气息,为婚姻留下美好的见证物,供日后回忆欣赏,值得点赞。(作者是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完)

南亚网视舞台音响灯光宣传片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