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网视加德满都2月18日讯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月18日,有关“AI公务员”的话题,频频冲上热搜。
据南方日报消息,近日,广东深圳市福田区率先推出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首批70名“上岗”。
据介绍,福田这70名新员工可实现:
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
“执法文书生成助手”将执法笔录秒级生成执法文书初稿;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
“AI招商助手”企业分析筛选效率提升30%……
除有DeepSeek通用能力外,AI数智员工还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实际业务流程,量身定制个性化智能体,首批满足240个业务场景使用。
多地宣布政务服务系统接入DeepSeek大模型
据“中国广州发布”微信公众号2月16日消息,近日,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在政务外网正式部署上线DeepSeek-R1、V3 671B大模型,通过融合海量政务数据要素,大模型将丰富政务服务场景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民生政策解读系统、12345热线工单分派等政务领域应用。
青橙融媒2月15日报道称,近日,呼和浩特市大数据管理局组织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集团技术团队,完成了DeepSeek-R1在政务外网的本地化部署。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将DeepSeek应用于城市大脑的地区。
另据江苏卫视2月16日消息,江苏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盐城、连云港等地的城市算力网陆续宣布上线DeepSeek系列大模型。本土化部署后,DeepSeek在政务、金融、医疗、教育、电子信息等面向消费者的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AI公务员”是否会抢了人类“饭碗”
DeepSeek这样回答
DeepSeek:AI公务员上岗是否会抢了人类“铁饭碗”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问题,涉及技术进步、就业结构、社会政策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关键点来分析这个问题:
1. AI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AI在处理大量数据、执行重复性任务、提高效率和减少错误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例如,AI可以快速处理文件、分析数据、提供决策支持等。
局限性:AI目前仍无法完全替代人类的创造力、情感智能和复杂决策能力。公务员工作中涉及的许多任务,如政策制定、公众沟通、危机管理等,仍然需要人类的判断和同理心。
2. AI对公务员岗位的影响
部分替代:AI可能会替代一些重复性、标准化的工作,如数据录入、文件审核等。这可能导致某些低技能岗位的减少。
岗位转型:随着AI的引入,公务员的工作内容可能会发生变化,更多地向高技能、高创造力的方向转型。例如,公务员可能需要更多地参与政策设计、公众服务和复杂问题的解决。
效率提升:AI可以帮助公务员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从而提升整体公共服务质量。例如,AI可以用于优化资源分配、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等。
3. 就业市场的调整
新岗位的创造:AI的引入可能会催生新的岗位,如AI系统维护、数据分析师、AI伦理专家等。这些岗位需要新的技能和知识。
技能提升的需求:随着AI的普及,公务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政府可能需要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教育机会,帮助公务员转型。
4. 社会政策与伦理考量
就业保障: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确保AI的引入不会导致大规模的失业。例如,可以通过再培训计划、社会保障体系等方式来缓解就业压力。
伦理与隐私:AI在公务员系统中的应用也带来了伦理和隐私问题。例如,如何确保AI决策的公平性、透明性,以及如何保护公众的隐私数据。
5. 长期展望
人机协作:未来的公务员系统更可能是人机协作的模式,AI负责处理数据和执行任务,而人类则专注于决策、创新和公共服务。
社会适应: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需要逐步适应新的工作模式。政府、企业和个人都需要共同努力,确保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能够惠及所有人。
结论:“AI公务员”的上岗不一定会完全抢走人类的“铁饭碗”,但确实会对就业市场和工作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政策调整、技能提升和社会适应,确保AI技术的引入能够带来更多的机遇而非威胁。未来,人机协作将成为主流,公务员系统也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化。
已有大学开设DeepSeek相关课程
2月17日晚,深圳大学宣布推出基于DeepSeek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学生本学期即可选课学习。
学校介绍,课程不仅关注DeepSeek的技术优势,还将深入探讨其在安全隐私、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挑战,引导学生从跨学科的角度思考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探讨如何在技术创新与伦理规范之间找到平衡点,从而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AI人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