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陈松在尼泊尔媒体《加德满都邮报》发表署名文章《DeepSeek是如何成功的》全文翻译如下:
中国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近期推出了其最新模型,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DeepSeek是一家专注于先进AI模型的中国科技企业,致力于开发能够理解和生成类人语言的强大工具,适用于回答问题、撰写文章,甚至编写代码等复杂任务。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和庞大数据集,DeepSeek旨在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日常生活和商业应用。
在发布后的短短两周内,全球各大互联网平台迅速集成并部署了DeepSeek,促成了全球范围内对开源大语言模型的空前大规模应用,覆盖十亿级用户群体。在此背景下,英伟达(NVIDIA)、亚马逊(Amazon)和微软(Microsoft)等全球科技巨头同日宣布与DeepSeek达成合作,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其的认可。微软官方确认,DeepSeek-R1已通过其“严格的测试和安全评估”,与此同时,欧洲多家初创企业宣布计划将其产品迁移至DeepSeek生态系统。
DeepSeek在全球的成功,源于中国对创新的长期坚持。从古代四大发明到现代高科技产业,中国始终追求科技进步,并将技术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核心支柱,纳入国家政策。《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在过去十年间,中国是全球创新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在科技研发上的总投入位居世界第二,并成为全球“四项第一”国家,即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研发人员总数,以及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论文数量均位列第一。中国正在从“跟跑”向“并跑”再到“领跑”实现跨越,在科技创新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DeepSeek的成功也得益于中国的制度优势和大规模人才培养。近年来,中国相继出台并严格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及《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政策。“东数西算”工程优化了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国家级一体化算力网络正快速成型。预计到2024年,中国的算力规模将比2013年增长18.5%,为AI模型训练提供强大支持。每年约有50万名计算机技术人才从中国高校毕业,其中超过10万人专攻人工智能(相比之下,美国每年仅有约3万人)。
据保尔森基金会旗下智库的报告,在全球顶尖AI研究人员中,中国人才占比接近50%,而美国仅占18%。DeepSeek的创新团队主要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的毕业生组成,展现了中国本土AI人才的强大实力。
中国自主科技突破正打破美国的技术封锁,DeepSeek便是典型案例。即使在受限芯片上,中国仍成功研发出高性能、高性价比的AI模型,挑战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主导地位。从“两弹一星”、核潜艇、神舟飞船、天宫空间站、北斗导航系统、量子通信等重大科技成就,到华为麒麟芯片突破美国技术封锁,这些历史性突破充分证明:封锁和打压无法遏制中国科技的进步,反而会激发关键“卡脖子”技术的自主创新。
不同于美国推行的“小院高墙”策略,中国的DeepSeek选择了开源模式,向全球开发者开放核心技术,推动共同优化升级。这充分展现了中国AI企业的开放姿态,以及打造包容性创新生态的决心。中国AI模型的高性价比和算法透明度将赋能更多经济体,推动技术从被垄断向多边共享的去中心化转变,打破“赢者通吃”的行业格局。
科技创新是中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尼泊尔。作为中国的近邻,尼泊尔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科技创新的政策,并正在制定人工智能相关法规。作为尼泊尔长期的友好伙伴,中国欢迎尼泊尔通过精准的政策设计、战略性行业突破以及国际合作,把握科技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尼跨境光缆”项目是“数字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尼泊尔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项目不仅提升了尼泊尔的互联网连接能力,还为构建国际互联互通平台、吸引外资以及促进技术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尼泊尔打造类似DeepSeek的数字生态和创新环境提供了可能。
中国将继续深化与尼泊尔的务实合作,推进高质量“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在港口、交通、电网、电信等领域的互联互通。中国也将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尼泊尔的社会经济发展,通过科技共享和包容性增长,共同促进区域繁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