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清晨,加德满都被雾霾笼罩。来源:尼泊尔国家通讯社(RSS)
南亚网视加德满都4月4日讯 据喜马拉雅时报报道,本周,加德满都的空气质量指数(以下简称“空气指数”)连续达到“危险”或“极度危险”等级。根据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最新发布的分析,2025年的高污染天气已成为常态:过去三个月中,有75天的空气质量被评为“不健康”。
该中心专家指出,近期空气污染的激增主要源于全国范围内频发的森林火灾,特别是在干旱严重的西部地区。多地正面临中度至极度干旱,进一步加剧了火情。
4月3日,尼泊尔政府空气质量监测平台记录的24小时空气指数如下:
• 巴克塔普尔:365
• 尚卡公园:273
• 拉特纳公园:248
• 布希帕西:235
• 库马尔塔尔:235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空气污染分析师萨加尔·阿迪卡里表示:“当前的干燥气候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森林火灾,加上住宅排放、交通尾气和道路扬尘等既有污染源,导致污染形势雪上加霜。谷地的气象条件也使污染物难以扩散,长时间滞留。”
森林火灾释放的大量有害物质,包括一氧化碳、细颗粒物(以PM2.5为代表)以及黑碳。这些污染物一旦被人体吸入,可能进入血液,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威胁生命。
特里布万大学帕坦校区助理教授纳拉扬·巴布·迪塔尔指出:“目前尚缺乏关于森林火灾引起的死亡和发病的确切数据,这也突显了加强基础数据建设的紧迫性。我们的研究基于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等资料,估算2019年环境中PM2.5污染造成了4.8万人死亡。”
此外,森林火灾排放的黑碳被认为是一种强效的“气候强迫因子”,对喜马拉雅及其周边气候系统产生显著影响。根据清洁空气基金会近期发布的政策简报,黑碳能够加速冰川融化并改变季风模式。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分析师库什布·沙尔玛表示:“研究显示,在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部分区域高达39%的冰川融化可归因于黑碳。减少黑碳排放需要跨部门协同,这不仅关系到冰川保护,也关系到该地区数以百万计人口的呼吸健康。”
由尼泊尔环境部牵头建设的全国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为识别污染热点、指导公共卫生响应提供了关键数据。同时,农作物秸秆焚烧也显著增加了有害排放,并常与森林火灾高峰期重叠。
专家呼吁:全球层面应加快减排行动,以遏制气候变暖;国家层面则需制定长期战略,如完善火灾监测系统、实施可持续土地管理等,以防止类似危机再次发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