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碧库蒂公主远嫁松赞干布时的祝福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发布时间:2025-04-05 15:02

bhrikuti

碧库蒂公主像

松赞干布是吐蕃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也是藏族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统治者。他生活在公元7世纪,是吐蕃王朝的创立者之一,其统治时期被认为是吐蕃从部落联盟向统一国家转型的重要阶段。松赞干布不仅以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闻名,还因推动佛教在吐蕃的传播而备受尊崇。他的贡献对藏族文化、宗教以及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松赞干布出生于公元617年(也有说法为629年),他是吐蕃王朝第33代赞普(国王)。在他之前,吐蕃各部处于分裂状态,内部争斗频繁。松赞干布通过军事征服和政治手段,统一了青藏高原上的各个部落,建立了强大的吐蕃王国,并将都城定在拉萨。

他制定了一项重要的外交战略,通过与尼泊尔和中国唐朝联姻,进一步巩固吐蕃的地位,并推动区域的文化与经济交流。

首先,松赞干布决定迎娶尼泊尔国王邬陀衍那(又译霍沙拉·戈查)和皇后跋陀罗婆蒂的女儿碧库蒂(中文称赤尊公主)。

碧库蒂公主于公元624年(尼泊尔历681年)出生于尼泊尔柯哈帕西地区。她后来被迎娶为吐蕃王后,尊称为“湿瓦科蒂”(Shivakoti)。

为促成这一联姻,松赞干布派遣大臣噶尔·东赞域松和吞弥·桑布扎,携带他的三封信、翻译官及护卫队伍,前往碧库蒂的出生地尼泊尔柯哈帕西。

吐蕃迎亲使团于尼泊尔历689年阿诗努月(Ashwin,即藏历八月)的最后一周从拉萨出发,并于尼泊尔历689年曼格里月(Mangsir,即藏历十月,公历632年12月下旬)通过吉隆-热苏瓦抵达尼泊尔。

为表达吐蕃王室的诚意,松赞干布通过大臣噶尔·东赞域松赠予赤尊公主一件珍贵的护甲。这不仅象征吐蕃对尼泊尔的善意与尊重,也蕴含对未来王后的深深祝福。

bhrikuti 10

有关碧库蒂公主的历史文献

松赞干布的三封信

第一封信(金文)

松赞干布在信中向邬陀衍那国王承诺:

如果碧库蒂公主远嫁吐蕃,他将在吐蕃境内全面推行尼泊尔的“十善法”和“佛教僧伽”,使其与尼泊尔的精神文化传统相一致。

十善法(戒律)分为三大类:

1. 身三善:

不杀生或暴力

不偷盗

不邪淫

2. 口四善:

不说谎

不夸张或诽谤

不说恶语

避免闲聊与无意义之事

3. 意三善:

不怀恶意

不贪婪或嫉妒

不违背佛陀的教诲

第二封信(银文)

在第二封信中,松赞干布进一步作出庄严的承诺:

如果碧库蒂公主成为吐蕃王后,他将在吐蕃修建5000尊佛像,并建造108座寺院,且所有寺院都将面向尼泊尔方向。

这一庄严的佛教承诺深深打动了邬陀衍那国王。他向吐蕃使节讲述了尼泊尔自迦叶佛时代以来延续的佛教传统及长期繁荣景象,并郑重表示,只有在吐蕃的精神与物质财富能媲美尼泊尔的情况下,他才愿意将女儿远嫁。

第三封信

在第三封信中,松赞干布许下第三项重要承诺:

如果碧库蒂公主成为吐蕃王后,他将开放吐蕃的金矿、银矿和宝石矿,同时推动吐蕃与周边王国的贸易合作,共享经济繁荣。

这三封信展现了松赞干布的诚意,最终打动了邬陀衍那国王。他决定将女儿碧库蒂嫁往吐蕃,这段联姻为尼泊尔和吐蕃两国间的和平与繁荣未来奠定了基础。

碧库蒂公主的旅程

在启程前往吐蕃前,碧库蒂公主因对未知的吐蕃感到彷徨和犹豫,一时间难以抉择。但她的父亲邬陀衍那国王安慰并勉励她,称赞松赞干布是一位品德高尚、智慧卓越的君主,并鼓励她以大局为重,勇敢踏上这段意义重大的旅程。

经过父亲的劝导,碧库蒂公主终于答应远嫁,并要求携带一些圣洁的佛教器物,以延续尼泊尔佛教文化的精神。这些宝贵物品包括:

阿閦佛像(自生大悲释迦牟尼佛)

弥勒佛的法轮

檀香木圣救度母像

珠宝、珍贵服饰及其他宗教器物

这些器物成为未来吐蕃佛教发展的重要标志。

邬陀衍那国王的祝福

在尼泊尔历689年查伊拉月(Chaitra,即公历633年4月)碧库蒂公主出嫁前,她的父亲邬陀衍那国王为她举行了盛大的祝福仪式,并谆谆教诲她婚后如何以智慧与慈悲立身行事。这些祝福和伦理教诲成为流传后世的智慧结晶,至今对已婚女性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让你的视野如天空般广阔,原则如喜马拉雅山般崇高。”

“让你的微笑如莲花般绽放,行为如花瓣般纯净。”

“站得笔直,性格如坚固的绳结般不可动摇。”

“言语柔和如良药,施舍如蜜蜂采蜜。”

“保持心灵的清澈,智慧的敏锐,双手洁净且乐于施予。”

“像对待亲生子女般爱护弱者,像尊崇神明般敬重有德之人。”

“如大地般忍耐,如闪电般敏捷学习。”

“远离罪恶如毒药,拥抱善行如曙光。”

“为他人福祉而活,像日月般闪耀。”

bhrikuti 1

有关碧库蒂公主的历史文献

碧库蒂公主的抵达

碧库蒂公主于尼泊尔历689年查伊拉月(公元633年4月)从柯哈帕西出发,带着信仰与使命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并于尼泊尔历690年阿沙陀月(Ashadh,即公元633年6月至7月)顺利抵达拉萨。

作为吐蕃的王后,她秉承父亲的教诲,积极推广佛教,致力于吐蕃寺院的建设与佛法的弘扬。通过她的智慧与慈悲,尼泊尔与吐蕃(中国)的双边关系更加牢固,两国间的友好往来与文化交流由此展开,为亚洲文明的融合与发展作出了深远贡献。

shailendra bahadur thapa

本文作者谢伦德拉·巴哈杜尔·塔帕

结语

尽管一千多年的岁月已悄然流逝,但尼泊尔与中国之间的历史、文化和考古联系依然坚不可摧。

碧库蒂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婚姻不仅是中尼两国友好往来的纽带,更是佛教文化与亚洲精神交融的象征。碧库蒂公主的佛教遗产跨越时空,为世界和平与国际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完)

(作者为碧库蒂纪念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参考文献

《玛尼卡布·巴卢姆卡》(国家档案馆收藏)

《碧库蒂》谢伦德拉·巴哈杜尔·塔帕

南亚网视2月15日向全球直播:第二届中尼友谊足球赛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