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网视加德满都4月9日讯 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新科学家》4月3日文章,原题:普通人工甜味剂给人造成的饥饿感是糖的3倍 有报告称,人们在食用人工甜味剂后,大脑管理食欲的区域活动增强,进而会出现更多饥饿感。这一发现也表明,人工甜味剂在给予人们“舌尖上甜蜜”的同时,还可能会促使人们暴饮暴食。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注意过多食用糖的风险,人工甜味剂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欢迎。与糖不同,这些甜味剂在增加食物甜度的同时,能够减少人们卡路里的摄入。但其也可能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例如,加重人们的饥饿感。
南加州大学的研究者佩奇与同事做了一项实验,邀请75名成年人分别饮用加入人工甜味剂的饮品、加入糖的饮品,以及水,而后分析这些人的大脑活动以及产生的饥饿感。这些参与者的年龄在18至35岁之间,他们在禁食后分别饮用这几种饮品。
佩奇与同事还跟踪了这些人喝下饮品之后的大脑活动。在饮用加入人工甜味剂的饮品后,人们大脑管理食欲区域的活动基本都有所增强,血流量增加了3%,而他们在喝下水或含糖饮品后,大脑管理食欲区域的活动有所减弱,血流量减少约6%。参与实验的人表示,喝甜味剂饮品产生的饥饿感比含糖饮料更明显。
与糖不同,人工甜味剂不能触发相关激素的释放,大脑不会收到自己此时是否应该进食的信号。“如果你没有收到那个信号,你就会继续感觉到饥饿。”佩奇说,人工甜味剂会误导大脑——让大脑感受到甜味,但检测不到其他饱腹信号。“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工甜味剂会让人们越发渴望吃甜食。”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员普拉迪普·比德表示,食品监管机构应该考虑重新评估人工甜味剂的安全性,“人工甜味剂不但不会减少人们的食物摄入,还会引起更多的食物摄入。”(作者格蕾丝·韦德,王月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