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危险的妻子与神圣的姐妹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发布时间:2025-04-12 13:29

Weixin Image_20250411222433

《危险的妻子与神圣的姐妹》封面

林恩·贝内特(Lynn Bennett)于1983年出版的著作探讨了神话和仪式如何塑造尼泊尔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四十年后,她的研究成果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为什么我们遵循传统而不去质疑它们?为什么我们如此坚定地维护它们?我们究竟被教导了什么?我们又是如何将其内化?我们很少思考婆罗门和切特里家族那些道貌岸然的习俗背后更深层的信仰或原因。很多人,像我一样,一定以为这些习俗源于某种神话传说。然而,读了《危险的妻子与神圣的姐妹》之后,我完全改变了这种看法。

林恩·贝内特在本研究中概述了文化因素如何影响婆罗门和切特里族群女性的性别建构以及遵守性别规范的义务。这项全面的研究描绘了社会、神话和仪式结构如何影响男女之间的权力动态。

本研究深入概述了这两个社群从出生到死亡期间主要遵循的仪式、其意义和程序准则。它展现了在重男轻女的父系意识形态盛行的社群中,女性的经历。贝内特的主要论断基于女性的两种家庭模式,这两种模式代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观和关系模式。在她的研究中,以“姐妹”为中心的模式以“神圣的姐妹”为中心,而以“父系”为中心的模式则倾向于“危险的妻子”。

作者首先介绍了研究区域——普尤坦县纳里科特(Narikot)的背景。从地理上讲,纳里科特是一个小村庄,作者在那里度过了研究的前九个月。该镇坐落在山脊上,一侧向下倾斜200英尺,与一条大河相连,穿过一系列高原,将山脊与山谷边缘连接起来。从政治上讲,纳里科特已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实体。随着20世纪60年代潘查亚特民主制的建立,它被划分为多个选区,并被整合到一个更大的行政单位。然而,居民,尤其是女性,仍然使用古老的村名来称呼她们的居住地。

在整个研究中,作者记录了婆罗门和切特里家族所举行仪式的宗教和社会意义。除了仪式之外,贝内特还揭示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父权社会结构,女性被描述为“社会中被淹没的成员”。一位村民将女性称为“小人物”(指地位低下),强调女性必须对所有人表示尊重,而男性则需要获得尊重和服从,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观念。

同样,本研究还研究了一种根植于男性优越感和年龄等级制度的父权制意识形态,即姻亲女性在丈夫家中的地位低于其他任何人。这种制度反映了人们对女性普遍存在的矛盾心理,既强化了她们较低的社会地位,也强化了她们对行为的限制性期望。

社会不仅赋予女性较低的地位,还对女性施加不切实际的行为期望。已婚女性被期望显得“害羞”,这种规范或明或暗地鼓励她们矜持、谦逊,不愿独自外出。相反,直言不讳、自信或独立的女性则被描述为“好争吵、吵闹、不谦虚”,并带有诸如性放荡之类的负面含义。

贝内特还透露了儿子和女儿之间普遍存在的差异。村里一些妇女忧郁地回忆道,牛奶和酸奶只给儿子喝,男孩干的活儿更少。此外,一些年长的妇女沮丧地报告说,只有男孩才能上学。此外,家庭和财产管理的权力掌握在年长的男性手中。

回到婚姻的话题,被送往陌生人家中寄养的阴影挥之不去,这阴影始终笼罩着女性的童年。在童年游戏中,女孩们经常重现婚姻的场景:每个人都热切地扮演丈夫或婆婆的角色,却没有人愿意成为新娘。研究中的受访者讲述了她们作为新娘进入夫家时面临严厉审视的经历。公众对新娘的理想形象是虔诚的、忠于丈夫的。班纳特巧妙地暗示,尽管社会将婚姻描绘成一种特权,但实际上,婚姻对女性来说是相当贬低的。

除了童年游戏之外,从女儿到儿媳的转变也代表着社会地位的深刻转变。在“亲子中心”模式下,女儿在娘家受到尊重,但一旦结婚,这种地位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同样地,班纳特推测,曾经备受宠爱的女儿变成了局外人,在新的家庭中,她的存在受到严密监控,甚至经常受到审视。

关于婆罗门和切特里社区的仪式和庆典,最令人不安的发现是他们对纯洁和污染的强烈信仰。这种观念塑造了社会等级制度,并以传统的名义加剧了排斥。这项研究强调了某些象征性的对立——例如纯洁与污染、神圣与危险、血亲与姻亲——在文化实践中是如何被严格遵循的。这些信仰通常与性别相关,反映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对女性的复杂且往往负面的态度。

印度教文化中,仪式上的纯洁与污染的观念根深蒂固,而月经就是其中最荒谬的表现之一。根据该文化,月经被视为一种严重的污染源,尤其对接受某些仪式的男性而言,这导致了在月经周期的前四天将女性隔离的怪异且有辱人格的做法。甚至研究参与者也表示,在月经期间,女性不得进入厨房,接触食物或水,或参加任何宗教仪式。这种每月一次的仪式强化了女性天生不洁的观念,严重限制了她们的社会和宗教参与。

荒谬的是,月经被视为不洁的整个概念并非强加于成年人;相反,这种歧视性观念从小就根深蒂固地灌输给女孩们,让她们认为月经是一种污点,一种污染。初潮仪式本意是标志着女孩性成熟的过渡,却将她们困在一个压抑的循环中,将她们的生理过程与不洁联系在一起。她们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污染责任,被迫参加净化仪式,仿佛月经是一件羞耻的事情,一件天生肮脏的事情。

贝内特解释说,纯洁与污染的恐惧尤其在婚后依然存在。由于妾身女性在生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在父系社会中总是与性和不洁联系在一起。

读完这本书后,我冒出几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对此并不感到愤怒:大多数正式的生命周期仪式都以男性为中心,而女性却常常被边缘化或完全被排除在外?为什么那些标志着重要人生转折的神圣仪式,比如用圣线进行的入会仪式,只限男性参加?另一方面,女性仅仅因为正在月经,就被认为不洁,不能进入九夜节期间供奉杜尔迦女神的德赛宫。

仿佛社会地位和持续的社会恐惧还不够,宗教和神话中的恐惧又加重了这种恐惧,给女性带来了致命一击。压迫和围绕女性的负面含义似乎还不够强烈,类似圣贤妻子之类的神话更是雪上加霜。这些神话将女性描绘成因其性行为而对男性精神纯洁构成威胁的人物。提吉(Teej)和圣贤潘查米(Rishi Panchami)仪式颂扬了忠诚的妻子阿兰达蒂(Arundhati),谴责了“不忠”的圣贤妻子,这不仅强化了女性贞洁的理念,也同时将女性性行为视为危险行为。与圣贤潘查米相关的神话本身则指责女性在月经期间“污染”了丈夫的食物,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斋戒和净化仪式来赎罪。

这本书无疑激起了人们对数百年来以文化和宗教为幌子为之辩护的压迫性做法的愤慨。它揭露了根深蒂固的社会规范所制造的盲目骗局,正是这些规范让女性的压迫得以延续了几代。如果你想了解父权制对女性生活未经过滤的影响,《危险的妻子与神圣的姐妹》是必读之作。

《危险的妻子与神圣的姐妹》作者:林恩·贝内特

出版: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年份:1983

异域味蕾碰撞 瞬间穿越故乡——汉源餐厅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