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王宝强:《棋士》是人性剧,讲的是人心局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发布时间:2025-04-12 15:08

Weixin Image_20250412000616

南亚网视加德满都4月12日讯 据北京日报,由王宝强担任主演、监制的现实主义生活流罪案剧《棋士》正在央视八套和腾讯视频X剧场热播,该剧于8日开启超前点播,而“棋士”崔业究竟如何实现人生的反转,秘密也终将揭晓。在大结局尚未露出之前,王宝强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对于这次塑造的新人物,他表示“这是一个会让观众重新认识王宝强的角色”。

挑战观众对王宝强的认知

距离上一部2011年的电视剧作品《我的父亲是板凳》,王宝强阔别荧屏确实快14年了。在视频网站,再早的那部电视剧《士兵突击》,更是被观众快“盘包浆了”。凭借电视剧塑造过一众经典角色,王宝强转身就在电影领域发光发热,先后塑造了树先生、封于修、唐仁等经典角色,甚至首执导筒,跨界当起了电影导演。《棋士》一剧,王宝强除了出任主演,还兼任监制和出品人身份,重新回到剧集领域,则是因为“终于又遇见了可以挑战的角色”。

王宝强深知,经典的荧屏形象具有不可磨灭的人格魅力,但从演员的发展来看,王宝强不愿意重复自己,也不愿跟风去拍别人演过的人物,“我不想一直在自己的舒适圈,而是要不断地挑战新的类型、新的题材,拍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出来。”

在《棋士》中,由王宝强出演的核心人物崔业是一位在少年宫教围棋的业余老师,尽管年少便拿下了省内业余组的各种大奖,但在上世纪末的时代背景下,崔业并不能依靠围棋技能实现经济条件的飞升。作为教小孩的围棋老师,崔业的人生看上去郁郁不得志,因此出场时人物很“丧”,妻子淑华已经与其分居,就连儿子也更喜欢崔业的大哥崔伟。有不少观众在崔业身上看到了树先生和封于修的影子,但从王宝强的角度来说,崔业是一个全新的人物,“他和我本人更是完全不同”。

崔业是“披着羊皮的狼”

剧集里,误打误撞卷入银行抢劫案里的崔业凭借其“最强大脑”,成功帮助劫匪之一的夏生逃脱,并在与当地富商王红羽的周旋中,以“借刀杀人”的方式拿到了三百万巨款,成功翻身,摆脱了贫穷。崔业在整个连环计的过程中显示出强大的谋划能力,在与出身刑警的哥哥崔伟斗智斗勇中,更是险象环生。

“崔业一开始看着蔫蔫的,但其实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王宝强这样形容崔业的暗黑与反差感,故事里逐渐展现的细节与埋线也印证了这个人物的多面性。年幼时的崔业为了能够远赴省会学棋,不惜沉海倒逼哥哥放弃警校读书,在几次险些被哥哥发现违法行径时,也拿儿子的病情卖惨博同情。“我们看崔业后来的发展,为什么会变得‘白切黑’,一切的基础都来自于他和哥哥的关系。”在王宝强看来,“不服”是崔业内心最大的心魔,儿时的众星捧月与长大后的落魄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而哥哥的一帆风顺反而让崔业充满了嫉妒,“崔业对哥哥的不服,是他人格的阴暗面,这也是崔业一切行为的内在逻辑。”

《棋士》选择的罪案结构匹配着这样的人物关系,并没有选择常规的追凶查案路线,而是一开始就“明牌”,观众在上帝视角跟随着主角而动,崔业犯罪的暗线与哥哥查案的明线交织,“猫鼠大战”充满了戏剧冲突。“正因为这组兄弟关系,崔业是最了解哥哥的,他们之间的猫鼠游戏才尤为刺激。崔业的很多行动都是为了阻碍哥哥,这是这部剧戏剧冲突的来源。”对于故事的最后进展,王宝强坚持“不剧透”,对于是否会出现兄弟和解,抑或是大义灭亲环节,他都不置可否,“故事的走向一定不是你想象的方向,对观众来说,故事最核心的还是要讲下棋的人和心。我们不是看他下棋有多好、下什么棋、走哪一步,而是透过棋盘中他的选择,来看下棋人的杀心和欲望。”

“出戏很难,但也要坚持入戏”

演员出演有些争议的角色,常常会担心观众会将角色与人物混淆。王宝强笑言,幸亏观众对于自己饰演过的人物都很有感情,反而不用担心会代入,“大家看过我演傻根、顺溜、许三多和树先生,就知道崔业不是王宝强,也就能更客观地评价我的演技。”

王宝强认为,要演好一个人物都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崔业和他本人有很大的差别,甚至“连大脑的系统都是两种路线”。在拍戏时,他要不停地告诉自己“我是崔业,不是王宝强”,更要打破常有的顾虑,“眼神语气和一举一动都是崔业,必须渗入进去。”他直言这种反差比较大的人物演起来很费劲,演完崔业,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彻底走出来。“就像之前的唐仁一样,我本人话不多,可唐仁话特别多,又密”,他就要调动自己成为唐仁,等拍完之后再抽离。王宝强直言,每次演戏都要特别入戏,“连灵魂都要投入进去,扎进人物里去,才能活灵活现地呈现。”

如今,《棋士》已接近尾声,围绕这部剧的讨论很多,而没有争议的则是王宝强的演技。有观众在评价中写道,《棋士》最核心的是“勾连了一位了不起的演员,剧集存在的目的就是呈现了表演上的奇观”。王宝强也自认,如果没有之前的那些经典人物形象,崔业会是观众心目中代表了王宝强演技的关键角色。这次重新拍剧也让他感慨良多,“电影有电影专业的呈现方式,剧则有剧的方式,好的剧本创作确实需要时间,人物的基础要扎实,逻辑要走到内心去。”他表示团队对于剧的开发还会继续,同时也希望观众看到故事的最后,会对人物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感受,“在生与死的过程中变数很大,这是部人性剧,讲的也是人心局。”(完)

异域味蕾碰撞 瞬间穿越故乡——汉源餐厅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