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网视加德满都4月28日讯 据尼泊尔议会近期提交的《综合旅游法案草案》,未来挑战珠峰的登山者必须先成功登顶一座海拔超过7000米的尼泊尔高峰。这标志着珠峰攀登进入更严格的监管时代,开放式登山或将成为历史。
新规背景:提高门槛,保障安全
这并非尼泊尔首次尝试提高珠峰攀登难度。早在1995-1996年,政府曾要求攀登珠峰者先攀登一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但因登山人数骤减及探险公司与外国登山者的强烈反对,该政策最终被取消。
尼泊尔登山协会前主席、资深登山专家安·次仁·夏尔巴回忆道:“初衷是确保登山者为8000米高峰做好准备,但结果适得其反,登山人数大幅下降,政策被迫撤销。”
对于新规,他持保留态度:“7000米与8000米的山峰,在危险面前并无本质区别——死亡不会区别对待。你同样可能死在7000米的山上。死亡风险在任何高度都存在,这项政策可能打击真正有能力的登山者。”
法案细节:秩序、责任与安全
目前,《综合旅游法案草案》尚在讨论阶段,需经两院审议并签署生效。尽管如此,草案已明确反映政府意图:通过更严格的规范提升登山活动的秩序、责任与安全性。主要内容包括:
1. 登山者资质要求
攀登珠峰前需成功登顶一座7000米以上山峰
强制提交近一个月内政府认证医疗机构出具的体检报告
禁止有严重健康问题者参与高风险攀登
2.许可证与费用管理
许可证不可转让,因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攀登受阻,费用不予退款,但许可证两年内有效,或可调整用于攀登其他山峰。
许可证费用大幅上调。自2025年9月1日起,春季(3月-5月)经南坡攀登珠峰的外国登山者,许可证费用从每人11,000美元增至15,000美元。
3.路线管理
开辟新线路需旅游部门批准,紧急情况下路线变更需经高山联络官同意
由登山者资助的政府联络官制度引发争议,被批评为“体制性贿赂”。一位探险公司负责人表示:“政府官员薪资应由国家财政支付,而非向登山者直接收费。”
4. 环保与遗体处理
引入“遗体处理保险”,作为事故、健康、搜救保险的补充,保险期限至少三个月,应对“死亡地带”(8000米以上)遗体回收的高风险和高成本(2万至20万美元)。
取消4,000美元垃圾押金,改为不可退还的“垃圾管理费”,汇入登山者福利与环保基金,旨在清理珠峰长期累积的垃圾,解决“世界上最高垃圾场”的生态危机。
5. 本地就业保障
探险队的首席向导、协作人员等必须为尼泊尔公民,保护当地就业。
6.登顶证明与处罚
登山者需在登顶后三个月内提交照片等证明。
违规者将面临严厉处罚:尼泊尔登山者可能被禁止登山10年并处以等额罚款;外国登山者除相同处罚外,还可能被禁止入境5年。
失踪超过一年的登山者将被宣告死亡,搜救责任由组织方承担。
登山季动态:许可证发放与经济效益
截至2025年4月25日,尼泊尔已为春季登山季发放402份珠峰登山许可证,预计未来几天将突破500份,5月初将迎来登顶窗口期。旅游部负责人利拉达尔·阿瓦斯蒂表示:“今年许可证总数预计至少达500份,发放将持续两周。”考虑到每位登山者通常配备协作人员,预计登山季高峰期将有超1,000人进发珠峰。
目前,登山许可证已为尼泊尔带来约5.955亿卢比(约合450万美元)的收入,显示珠峰的吸引力不减。尽管新规可能限制部分登山者,政府希望通过提高门槛和费用,确保登山活动更安全、可持续。
挑战与展望
新法案的推行面临多方挑战。安·次仁·夏尔巴等专家担忧,7000米登顶要求可能无法有效降低风险,反而可能削弱尼泊尔登山产业的竞争力。此外,遗体回收和垃圾清理的高成本仍需更完善的机制支持。
珠峰作为全球登山者的终极梦想,承载着荣耀与风险并存的传奇。新规的实施能否在保护生态、保障安全与维持经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仍需时间检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