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了阿斯巴甜的食物还能吃吗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援引对人类致癌性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之列,联合专家委员会重申其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
来源:科技日报2023-7-193384 -
研究发现:西班牙六成儿童尿液中发现非法农药残留
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环境科学博士、研究员卡门·弗莱雷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60%的儿童尿液中含有微量二嗪磷。”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7-18868 -
蚊子为啥总叮你?中疾控:蚊子“青睐”4类人
“蚊子为什么老叮我?”“同一屋檐下,为什么有人不被叮,有人满身包?”你是否每天都在被蚊子骚扰、打蚊子的恼人循环中?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7-17553 -
一颗荔枝三把火?降火、不上火要这样吃
每年的五六月份正是岭南佳果荔枝上市的季节。荔枝因其鲜嫩爽口、味道甘美的特点,深得人们喜爱。但有些人吃了荔枝后咽喉痛、口干渴,有些人吃了荔枝更是脸上爆痘。如何吃荔枝才能不上火?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伟教授支招。
来源:羊城晚报2023-7-82737 -
高温难阻铁路暑运攀高
7月1日,为期62天的2023年全国铁路暑期运输“发车”,官方预计发送旅客7.6亿人次,较2019年同期将有较大幅度增长。作为疫后首个暑运,预计客运量增长的背后是出行需求的释放,这从一个侧面透视出经济的持续回温,部分产业工人在区域间的…
来源:北京商报2023-7-61134 -
又是一年毕业季 王辰院士寄语毕业生这八个字
6月30日,北京协和医学院2023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协和医学院举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在典礼上寄语毕业生,“不忘来路、不惧风雨,在将来的医学道路上充分将多学科的基因融入中国医学…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7-41607 -
大美中国夏日潋滟无限好 湖光山色展风韵
夏季是生机蓬勃的季节,进入盛夏,万物并秀、绿意盎然。盛夏六月,陕西延安甘泉县的生态林海绿意正浓。从空中俯瞰,一条黄色的道路清晰可见,没入林海,这就是秦直道。
来源:央视网2023-7-3571 -
大熊猫“人见人爱” 可爱背后蕴藏着生物进化的密码
如今,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北京动物园等地,游人如织、络绎不绝,许多人排队数小时就为了一睹“萌兰”“花花”等大熊猫的“风采”。这些“网红”大熊猫的图文、视频在互联网上也被大量转发。从游客的赞叹到“刷屏”的留言,不约而…
来源:人民日报2023-7-31631 -
藏族姑娘在民勤:牧羊女成长为设施农业的行家里手
文化相融、产业为基、生态宜居……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幸福家园、共享美好生活,凝聚起团结进步深厚合力,在戈壁大漠中,兄弟般的民族亲情就如扎根沙漠的梭梭,吸取着无尽的滋养,枝繁…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7-22184 -
从“80后”到“00后”,成为“全职儿女”的背后
近日,“全职儿女”成为互联网新词。“全职儿女”指的是“年轻人脱产寄居父母处生活,并通过付出一定的劳动换取经济支持,同时保持学习,尝试找到职业目标、考公、考研上岸。”在豆瓣上,“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小组已经汇聚了4160名“…
来源:广州日报2023-7-2796 -
暴利惊人!几元一斤的散装酒“装”成高价“特供酒”
“军中茅台”“军中五粮”“后勤特供”……一些以“军”字号作为宣传噱头的白酒,引得不少消费者趋之若鹜,殊不知已落入不法商家的圈套。
来源:法治日报2023-7-14771 -
每天两杯冰咖啡 咖啡成瘾这件事你怎么看?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喝咖啡这件事,成了大家默认的工作生活“标配”。 从从前的细细品,到如今将咖啡当饮料喝,这其中发生了什么?近日,重庆晚报记者询问了部分咖啡爱好者,大家都说,咖啡成瘾的背后,是有原因的。
来源:重庆晚报2023-6-303225 -
张文宏最新解读新冠病毒:仍在奥密克戎“家族”里 疫苗有一定作用
“它(新冠病毒)最近的突破都在奥密克戎‘家族’里面,它很难再突破出去了。”张文宏说。 他认为,对于“碳基生命”而言,病毒传播的R0值(基本传染数)是有极限的,“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比较好的是,它始终在奥密克戎‘家族’里。只要在…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6-281069 -
年轻人读书新方式,写满了他们热爱的生活
耳朵是阅读的灵活新渠道,“共读”功能会让自己与许多陌生读者产生奇妙联结,图书市集和仓库成了淘书的新空间,而社交网络上一系列“阅读衍生类”讨论小组,则仿佛是读书的“周边”和“售后”产品……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6-131605 -
夏日天台,“最巴黎”之地
在巴黎,屋顶天台是夏日不可或缺的社交场所,法式的浪漫与风情通过霞多丽葡萄酒在舌尖流转,抚平燥热的晚风,顺着夕阳洒下的光晕,从屋顶弥漫到城市的每一丝空气,将巴黎的夏日推向高潮。
来源:环球时报2023-6-104452 -
法媒:中国预防儿童近视新研究“前景看好”
在中国测试的一项前景看好的新技术可能会改变这种局面:每天让孩子们暴露在特定的低强度红光下几分钟,会刺激视网膜的新陈代谢。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6-92793 -
心理压力为何加重肠道炎症
研究人员已经在小鼠身上确定了大脑与免疫系统之间的一个通道,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心理压力会加剧肠道炎症。这一发现可以改进诸如炎症性肠病(IBD)之类慢性胃肠病的治疗方法。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6-8512 -
俄罗斯议员呼吁国民:一定要检查苹果手机有没有病毒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宪法委员会成员阿尔乔姆·舍伊金表示,俄罗斯的苹果手机用户一定要检查自己的手机中有没有病毒。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6-4611 -
“幸福荷尔蒙”再添新成员
具体来说,有四种关键激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情绪:多巴胺、催产素、血清素和内啡肽,但现在又增加了内源性大麻素——它们都被认为是所谓的“幸福荷尔蒙”。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6-41525 -
“睡不好”增加听力受损风险
来自马德里自治大学、西班牙流行病与公共健康研究协会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睡眠质量差是导致听力受损的一个危险因素,会使未来出现这种病症的风险增大49%。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6-4791 -
2015-2021年间暴增47倍,日本青少年爱割双眼皮
日本东京一家知名医美连锁品牌“湘南美容诊所”称,在该诊所接受双眼皮手术的10-19岁少女人数,从2019年的约1.6万增至2022年的约2.65万。其中,18岁占比最多,而最小的仅为11岁。
来源:环球时报2023-6-32379 -
德国巴伐利亚有家“白香肠学院”
德国也是名副其实的“香肠王国”,据说德国的香肠有上千种,各地又有不同的特色香肠,其中白香肠可谓“香肠中的佼佼者”,也成为巴伐利亚香肠中的美食代表。
来源:环球时报2023-6-22335 -
一方水土养一方豆腐
小小一块豆腐,历经千年发展,先传入日本等亚洲国家,20世纪以后,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以及素食主义和健康饮食风潮的兴起,不少西方人对豆腐这种健康食品日渐青睐。
来源:环球时报2023-6-22782 -
专家呼吁:保护生育能力,关注精子健康
如果一对夫妇难以生育子女,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认为女方有生育问题。然而,匈牙利泽梅尔魏斯医科大学泌尿科男性中心主任、副教授若尔特·科帕指出,半数病例其实与男方有关。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6-19500 -
用意念控制双腿 “数字桥梁”让瘫痪患者重新行走
在2011年遭遇自行车车祸后,因脊柱被部分切除而瘫痪。但现在赫特-扬可以再次用意念控制自己的腿,然后可以站起来、行走,甚至还能上几级台阶。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6-11644 -
“我不想再生活在恐惧中”
有一个我不愿去想的可怕讽刺:美国有太多的东西是由我所在地方的人建立的。暴力和血腥而又任性的执拗是我们文化基因的一部分。别忘了,北爱尔兰的象征是一只红手。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5-28846 -
总是晚上睡不着早上醒不来?专家:应及时就医
关于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日本筑波大学教授神林崇认为:“如果年轻人因为疾病无法上学或是上班,将对整个社会的未来造成重大影响。”他呼吁人们在症状持续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就医。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5-281322 -
别超过半小时!沙发小午睡或有益健康
这名神经科学家断言:“那些将午睡纳入习惯的社会往往整体健康水平更高。自然双相睡眠的做法和健康的饮食很可能是长寿的关键。”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5-28821 -
洗衣服也有大学问?!
一个基本思路是:“越是贴身衣物越要在家洗,越是非贴身衣物越要送去洗衣店。”内衣和外衣,无论是衣服上附着的污垢还是材质和功能,都有所不同。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5-281818 -
梅格兹香肠,法国“街头明星”
梅格兹香肠是一款以羊肉或牛肉为原料的食品,辅以孜然和辣椒调味。在法语中,梅格兹香肠有时也被叫作“阿尔及利亚香肠”,卖相和常见的热狗肠有些类似。
来源:环球时报2023-5-257032 -
爱尔兰109岁奶奶长寿秘诀:不要浪费时间,尽情享受生活
庆祝109岁生日之际,爱尔兰最年长的女性在接受《爱尔兰时报》采访时分享了两个长寿秘诀:不要浪费时间,要尽情享受生活。
来源:环球时报2023-5-251468 -
美媒:新发现的基因变异体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新思路
一种新发现的基因变异体可预防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使科学家们燃起了找到方法预防这种和其他形式阿尔茨海默病或延缓其进展的希望。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5-241631 -
夏季谨防“温差疲劳”
由于自16日至18日气温连续上升,日本各地出现最高气温超过30摄氏度的盛夏日,继岐阜17日出现35度以上的酷暑日之后,福岛、群马和埼玉等六处地点18日最高气温也超过35度。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5-24101 -
美国人预期寿命为何持续缩短
美国人的寿命没有过去那么长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出生的孩子平均预期寿命为76.1岁,比2020年降低了近1岁,比2019年降低了近3岁。上一次预期寿命这么低还是在1996年。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5-231231 -
俄媒:从中国茶园到俄罗斯茶炊,中国如何影响俄罗斯茶业发展
俄罗斯是欧洲最早传播中国茶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来,这里的茶文化有了真正的复兴。汉学家米哈伊尔·巴耶夫是俄罗斯推动中国茶最积极者之一,他与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做了分享。
来源:环球时报2023-5-233090 -
美媒:新发现的基因变异体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新思路
一种新发现的基因变异体可预防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使科学家们燃起了找到方法预防这种和其他形式阿尔茨海默病或延缓其进展的希望。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5-22830 -
英媒:几乎全是油炸的?英式中餐为何震惊美国人
让美国人瞠目的是这些食品几乎全是油炸的。但这场辩论缺少了讲述英式中餐历史的微妙,以及华人厨师的聪明才智——不断调整菜肴以满足英国人口味。
来源:环球时报2023-5-199482 -
木薯 巴西的口粮功臣
木薯是巴西人最普通、最典型的食物之一,在日常食谱中具有重要地位。巴西社会学家路易斯·卡斯库多在著作《巴西食品史》中说:“木薯是巴西食品中最基本的原料。”
来源:环球时报2023-5-1912442 -
老年人如何摆脱孤独?
约1/3的60岁及以上新加坡老年人认为,自己大部分时间是孤独的。他们的孤独来源于不被需要的感觉和被社会排斥的恐惧,孤独感因人生的重大转变、晚年社会身份的丧失以及健康和经济能力的下降而产生。
来源:环球时报2023-5-18673 -
世卫组织警告:别用代糖控制体重,长期使用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针对消费者希望用甜味剂(代糖)来控制体重的现象,世界卫生组织(WHO)日前警告说,长期使用甜味剂对减少成人或儿童体内脂肪没有益处。
来源:环球时报2023-5-181222 -
新包装通过变色指示食物变质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由蚕丝制成的食品包装,其在接触腐烂食物时会变色,且能在土壤中迅速降解。相关研究论文刊发于最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期刊《ACS Nano》杂志。
来源:环球时报2023-5-161445 -
古巴国菜“旧衣服”,一般冷藏三四天
在古巴,不能错过的拉丁美食叫Ropa vieja ,西语译为“旧衣服”,是将牛腩肉、番茄、洋葱、甜椒和调味料等混在一起,炖煮数小时后成就的一道味道浓郁的炖菜。
来源:环球时报2023-5-127412 -
描绘人种尽可能多的“DNA图像” 人类泛基因组首个草图发布
《自然》杂志发表了人类泛基因组参考的“初稿”,这一集合旨在最终代表人类这一物种中尽可能多的DNA序列。该研究为人类基因组提供了更为完整的图像。
来源:科技日报2023-5-11531 -
肥胖已成严重社会性健康问题 如何科学减重?
今天(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目前,肥胖症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肥胖协会最新发布的《2023年全球肥胖地图》显示,到2035年,全球将有超过40亿人属于肥胖或超重,占全球人口的5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5-111488 -
“气象+旅游”融合发展大有可为
近年来,随着登山、徒步、露营等户外运动的兴起,游客对自然风光的偏好进一步增强,天气气候景观成为吸引游客的新奇体验,“气象+旅游”融合发展迎来新的机遇。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5-11531 -
欧洲小城靠美食节“破圈”
放眼欧洲,一些小城也借助各种美食节“破圈”,跃升为欧洲乃至全球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法国里昂、西班牙瓦伦西亚、意大利帕尔马等地凭借充满地域特色的小吃,打造出美食文化名片。
来源:环球时报2023-5-112889 -
日本寿司,从口味清淡的开始吃
寿司是日本的传统料理,同时也是闻名世界的美食之一。鲑鱼子寿司、金枪鱼海胆寿司、海鳗寿司、黑鲈鱼寿司、三文鱼寿司、玉子烧等,食材新鲜、色泽诱人,被用心制作后摆放在精美的盘子里,让人忍不住大快朵颐。
来源:环球时报2023-5-96325 -
港媒:中国青年社交难,六成受访者自称“社恐”
大多数中国年轻人表示,随着“社恐”成为流行词,他们难以与人们交往 近期一项调查称,60%以上的中国年轻人发现自己难以与其他人交往,其中大多数发现自己在线下与人们见面时不知所措。
来源:环球时报2023-5-8318 -
长时间用手机通话会令血压升高
这项研究对21.2万名平均年龄为54岁的英国成年人进行了调查。在长达12年的随访中,研究人员发现,人们用手机通话的时长越长,患高血压的风险就越高。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5-7560 -
这四种方式是在“护牙”还是“毁牙”?
报道称,许多种类的漱口水含有对羟基苯甲酸酯,此类化学物质作为防腐剂用于食品、化妆品和牙膏。虽然它能消灭有害微生物、如细菌之类小的生物体,但同时也会侵蚀口腔中的健康细胞。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5-7651 -
西媒观察:西班牙伊比利亚火腿风靡中国
数据证明了这一趋势:伊比利亚猪肉产业联合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是欧洲以外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伊比利亚火腿进口国,年进口额近3000万欧元(1欧元约合7.61元人民币——本网注)。
来源:参考消息2023-5-71736 -
乌干达香蕉文化无处不在
被誉为“高原水乡”的东非国家乌干达,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尤其适合香蕉生长,这里的香蕉产量大、味道好,大量出口欧美,乌干达也因此被称为“香蕉之国”。
来源:环球时报2023-5-52393 -
草药饮品融入印尼人日常生活
嘉木可以分为多种颜色和功效,是用各种当地植物的根、叶、花等不同部位提炼加工而成的。对许多印尼人来说,嘉木既是治病的草药,也是保健和美容的饮料,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来源:环球时报2023-5-51531 -
最新调查:半数美国家长认为社交媒体危害孩子心理健康
该调查由美国全国儿童医院聘请哈里斯民意调查机构开展,印证了此前的研究成果,即使用社交媒体可能让孩子上瘾,产生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并造成孩子体态不佳。
来源:环球时报2023-5-41056 -
日本最长寿老人迎来116岁生日,曾透露长寿秘诀是不挑食
巽房生于1907年,经历了日本明治、大正、昭和、平成、令和共5个时代。在全世界有出生记录可查的人里,她是第27个活到116岁的老人,在日本历史上是第七人。
来源:环球时报2023-5-3737 -
如何在80岁活出40岁的感觉:七条来自健康专家的抗衰老建议
做多少为好?最好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低运动量——每周有氧运动150分钟——做起,例如每天快走30分钟,每周5天。
来源:参考消息2023-5-11570 -
日媒:法国现有百岁寿星超3万人
法国100岁以上老人超过3万人,这一数字是1960年至1975年期间的30倍。他们当中80%以上是女性,且大学毕业以上学历者在男性和女性中占比都很高。
来源:参考消息2023-5-1614
今日推荐
-
走红的“干噎酸奶”到底有益有害?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来解答2025-1-3
-
英媒:研究显示,平均每吸一支烟令男女性分别减少17、22分钟寿命2024-12-31
-
去俄罗斯感受“莫斯科之冬”2025-1-12
-
美媒:“忧郁星期一”,是真科学还是营销手段?2025-1-22
-
可穿戴针织袖套能提供真实触感2024-12-30
-
瑞典小镇格兰纳红白相间拐棍糖的故乡2025-1-15
-
柬埔寨新郎婚后要住丈母娘家2025-1-8
-
调查发现:约三成俄罗斯未成年人因过度依赖电子工具,出现“数字神经症”表现2025-1-13
-
美国人患痴呆症风险上升2025-1-14
-
英媒:嗅觉——被遗忘的重要感官20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