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游客减少,美国旅游业今年或损失640亿美元
“星光熠熠的好莱坞大道上游人稀稀拉拉,往年这个时候,这里通常熙熙攘攘,挤满了家庭游客和放春假的学生。街边停靠的露天旅游巴士也基本是空的。”
来源:环球时报今天 9:07342 -
拉近对华经贸关系,冯德莱恩:欧盟将进一步转向亚洲
知情人士透露,在谈判的同时,欧盟正在加紧努力在其他地区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因为欧盟官员认为,欧盟与美国的关系永远不会回到过去。
来源:环球时报昨天 9:41541 -
用“说服”而非“胁迫”?美媒:白宫正动员多部门协作,推进特朗普“得到格陵兰岛”计划
据美国《纽约时报》4月10日报道,特朗普的口头目标已转变为美国官方政策,白宫正动员多个内阁部门协作,推进美国夺取格陵兰岛计划。
来源:环球时报2025-4-11893 -
巴拿马部长当面拒绝美驻军提议,巴示威者:“特朗普,把你的手从巴拿马拿开”
墨西哥《劳动报》9日发表署名评论文章称,美国政府对中国在拉美的叙事,是对历史上“门罗主义”的呼应,以维护其在拉美的霸权。
来源:环球时报2025-4-111843 -
首次“联姻”盟友,美造舰“赤字”能缓解吗?中国专家解读
韩媒还分析称,目前中国、韩国、日本在全球船舶订单市场的占有率合计为90%。“因此满足这次法案规定条件的船舶制造国实际上只有韩国和日本”。
来源:环球时报2025-4-11610 -
美国公司“复活史前恐狼”,是创举还是隐患
美国生物技术公司Colossal Biosciences宣称,在该公司的努力下,1.25万年前灭绝的恐狼成为了“世界上第一种被复活的史前动物”。
来源:环球时报2025-4-91069 -
美媒:随性、数字化、奢华——赴海外中国游客新趋势
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稳居前三,泰国从第四滑落至第七。欧洲目的地跃居第五,尤其吸引追求文化体验与奢侈品购物的高消费中国游客。
来源:环球时报2025-4-8980 -
美媒:美关税如何影响一家棒球帽工厂?
该工厂生产的帽子中,约有40%销往美国。“就是一团糟,”谈到美国的关税政策时,马先生说,“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来源:环球时报2025-4-81055 -
印媒:ChatGPT创始人发AI动漫引印度网民热议,有人猜测其在示好印度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奥尔特曼分享动漫照片前,还专门发帖赞扬印度拥抱AI技术,称其正在“超越世界”。
来源:环球时报2025-4-7701 -
汽车关税引发车市连锁反应,多国车企采取措施应对复杂局面
就在美国3日正式执行25%进口汽车关税后,多国车企采取了价格调整、停产和战略性库存管理等措施应对复杂局面。
来源:环球时报2025-4-7941 -
外媒:特朗普关税清单上没有俄罗斯,克宫回应
佩斯科夫在记者会上称,俄罗斯没有被列入上述清单的原因很明显——俄美之间的贸易额不大,两国之间“几乎不存在经贸关系”。
来源:环球时报2025-4-7715 -
中国科幻,靠什么突破想象力边界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要探索东方哲学、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注重内容创新,挖掘更多元化的科幻题材,创作出更具深度和内涵的作品。”
来源:环球时报2025-4-6617 -
刘军:中俄合作,方向和节奏不会变
这一“高铁列车”在行进中或许会遇到不同的风景与天气,但其行进的方向和稳步前行的节奏不会变。这种坚定与恒久,正是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生动写照。
来源:环球时报2025-4-4909 -
“无滤镜中国”,给外网“亿”点震撼!
相较之前在其他国家的直播,“甲亢哥”的中国直播非但没有抢劫没有诈骗,反而处处都有中国文化的精彩、中国人民的友善、中国发展的惊艳。
来源:人民网微信公众号2025-4-41099 -
【中国那些事儿】美国小伙对比中美就医体验 惊叹:中国医疗系统高效便捷令人折服!
他说,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却拥有一个高效运作的医疗系统,真的令人震撼。
来源:环球时报2025-4-1885 -
砸钱、挖墙脚、负责人“下场”招募……科技公司AI人才争夺战愈发激烈
当然,金钱并不意味着全部。《财富》杂志称,一些业内领军人物拥有强大的感召力,他们走到哪就有人才跟到哪。
来源:环球时报2025-3-261020 -
国际观察|从博鳌“热词”看下一个“亚洲奇迹”
谈起本届论坛年会,与会嘉宾与专家学者不约而同提起这些关键词。人们期待通过思想碰撞,找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通途,共同创造下一个“亚洲奇迹”。
来源:新华社2025-3-251052 -
美媒:从一艘军舰的建造看美国海军为何落后中国
当威斯康星州一家船厂2020年拿到建造新型护卫舰的合同时,该项目原本是要解决一个难堪的现实:美国军舰建造在国际上落后了。
来源:环球时报2025-3-231113 -
安全亮红灯?法国将发“生存手册”,其中囊括工业事故、武装冲突等情境
其中列举的危机囊括工业事故、严重气候事件、网络攻击、放射性物质泄漏以及武装冲突等情境,手册将详细说明在不同危机情境下民众应当采取的生存措施。
来源:环球时报2025-3-211140 -
英媒:中国的AI竞争策略出人意料
而中国科技集团正采取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通过开源AI,他们不仅绕过了美国的制裁,还将开发过程分散并利用全球人才来完善他们的模型。
来源:环球时报2025-3-201180 -
英媒:家禽猪肉企业获得续签,美国肉类企业对华出口“松口气”
据彭博社报道,2024年,美国是中国第三大肉类供应国,仅次于巴西和阿根廷,占中国肉类进口总量的9%。
来源:环球时报2025-3-191140 -
中国电动两轮车出海东南亚,靠什么突围?
受访企业与专家都向记者表示,今天的中国电动两轮车企业正凭借技术创新与供应链,在海外市场上形成新的竞争力。“以低价换市场的‘卷’法没有未来”。
来源:环球时报2025-3-19766 -
蓝建学:改善对华关系,印度说到更需做到
莫迪在社交媒体X上说:“印中关系对我们两国人民、对地区和全球和平与稳定都很重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相互敏感将指导双边关系。”
来源:环球时报2025-3-181184 -
因特朗普削减资金 “美国之音”数十名员工被停职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削减美国政府资助媒体机构“美国之音”的母机构及其他六个联邦机构的资金后,“美国之音”数十名员工被停职。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3-161351 -
特朗普盯上格陵兰岛 这座岛为何成“香饽饽”?
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声称有意将格陵兰岛并入美国,在引发国际社会一片哗然的同时,也让格陵兰岛再次走入大众的视野。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3-141017 -
全球瞭望丨以色列媒体:美国的中东政策故意制造“混乱遮罩”
文章分析认为,这些自相矛盾的外交政策看起来令人费解,但如果了解特朗普政府的核心思维方式,便能找到内在逻辑。
来源:环球时报2025-3-131427 -
外媒:特朗普计划在五角大楼基地提炼矿物,以提高美国内产量并与中国竞争
对于美方计划利用军事基地进行矿物加工,路透社评论称,此举将凸显特朗普对关键矿产在国家安全领域地位的重视。
来源:环球时报2025-3-113177 -
非媒:在动荡的世界,中国声音和行动令人放心
从俄乌冲突和全球范围内的其他安全挑战,到众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全球对“和平与发展”的呼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响亮。
来源:环球时报2025-3-111805 -
“政府效率部”扩大影响力?政府停摆逼近,美多重风险叠加
《时代》周刊称,上一次发生在2018年12月特朗普总统第一任期内,持续34天,是现代美国政府停摆时间最长的一次,导致美国损失约30亿美元。
来源:环球时报2025-3-111492 -
章思远:在台湾问题上,美国需要讲清楚这两点
美国的外交有用所谓道德语言来进行包装的传统,包括上述“一直没有改变”和“反对以武力、威胁、胁迫的方式改变现状”等,都出自同一套路。
来源:环球时报2025-3-91326 -
美国被爆已通知盟友:计划2025年后停止参与欧洲未来军事演习规划
乌克兰国家新闻社3月8日援引瑞典《快报》消息称,美国已通知其盟友,计划在2025年后停止参与欧洲未来军事演习规划。报道称,这一决定将影响瑞典及其他北约国家的训练,因为美国计划将军事资源重新部署到印太地区。
来源:环球网2025-3-91811 -
美援中断,乌克兰能坚持多久?乌情报官员:将在夏季耗尽美国武器
英国广播公司(BBC)4日称,相对乐观的估计认为,前线的乌军还能够坚持6个月,但“这是以乌军士兵的生命作为代价”。
来源:环球时报2025-3-61808 -
特朗普向哈马斯发出“最后警告”:现在就释放被扣押人员,否则“你们就完蛋了”
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警告哈马斯。他曾于去年12月表示,如果哈马斯在2025年1月20日其就职总统之前未能释放被扣押人员,后果将十分糟糕。
来源:环球时报2025-3-61569 -
【环时深度】美国一再敲打,会逼出一支“欧洲军”吗?
有欧洲议会前议员认为,美国的态度转变正在“迫使欧洲在自身安全和防御方面‘成熟’起来”。但是,这条“成熟”之路并不那么平坦。
来源:环球时报2025-3-51518 -
美媒:“我们怎么能负担得起?”美国企业面临关税现实
美国企业面临关税现实 特朗普针对中国的关税行动使数百万家美国小企业陷入动荡。几十年来,美企在本国设计产品并通过中国工厂高效且低成本地完成生产。
来源:环球时报2025-3-42041 -
美国暂停对乌军援 巨额“援乌资金”都去哪儿了?
当日早些时候,特朗普曾在白宫表示,他没有讨论暂停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他还表示,泽连斯基应该更加感激华盛顿的支持。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3-41182 -
现场直击|在基辅街头感受乌克兰民众的愤懑
乌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总理什梅加尔、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等乌克兰一众高官也纷纷表态,说“没有真正保障的和平是不可能的”“乌克兰军队与乌人民、乌最高统帅团结在一起”。
来源:新华社2025-3-31390 -
“土耳其溪”天然气管道对匈牙利究竟有多重要?
该管道绕行乌克兰,大幅削减运输里程,运输时效显著提升,成本随之降低,是中东欧地区一条安全、稳定的能源补给线路。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3-31319 -
继马克龙后 英国首相在援乌资金问题上也公开反驳特朗普
对此,斯塔默反驳称,“我们也不会全部收回我们的(援乌资金)。因为对乌资金主要是馈赠,是送出去的,另外一些是贷款”。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2-281880 -
英首相飞赴华盛顿,欧委会宣称要报复,欧洲全力应对特朗普威胁
他在会议上对欧洲盟友进行新一轮猛烈抨击,声称“欧盟成立就是为了搞砸美国”,并威胁要对欧盟加征25%的关税。
来源:环球时报2025-2-281850 -
硅谷科技人士眼中的DeepSeek
我已经测试了DeepSeek的能力,尽管它与OpenAI的GPT-4或Google的Gemini模型并没有根本性的不同,但它在语言处理能力上的表现相当出色。
来源:环球时报2025-2-271544 -
美乌已敲定矿产协议最终版本 特朗普:“我们将拿回我们的钱”
乌克兰总理什梅加尔表示,乌克兰政府已经批准了乌克兰和美国共同开发乌克兰矿产资源协议的最终版本。
来源:环球时报2025-2-271933 -
法媒:十年之间,中国何以成电子游戏巨头?
《黑神话:悟空》开售不到两个月就创造了10亿美元的收入,开发商“游戏科学”已经证明,中国有能力制作出图像、故事和游戏性层面都能与美国、日本和欧洲相媲美的3A游戏。
来源:环球时报2025-2-261600 -
美媒:中国通过清洁能源重塑“全球南方”
当下正在发生的事实是,被主要发达国家市场排斥在外的中国清洁科技产品正进入其他市场,而能源饥渴的“全球南方”可能成为最大受益者。
来源:环球时报2025-2-261852 -
【环时深度】从DeepSeek看美国“斯普特尼克时刻”情结
所谓“斯普特尼克时刻”,是指冷战时期苏联先于美国成功发射人类首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令西方尤其是美国陷入一段恐慌焦虑时期。
来源:环球时报2025-2-241755 -
英报告:中国超越英国,2025年全球软实力指数升至第二
在2025年全球软实力指数中,中国超越英国升至全球第二,同比上升1位,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在该排行榜中的最高排名,总得分为72.8分(满分100分)。
来源:环球时报2025-2-233431 -
因马斯克“亲美”举动 加拿大超3.4万人请愿撤销其公民身份
“埃隆·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中扮演的角色明显威胁加拿大主权”,加拿大民众发起国会请愿书,呼吁撤销马斯克的加拿大公民身份。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2-232917 -
美国与乌克兰“口水仗”升级!两国总统针锋相对,利益冲突愈加明显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泽连斯基是一名“小有成就的喜剧演员”和“独裁者”,并要求泽连斯基最好迅速采取行动以确保和平,否则他的国家将不复存在。
来源:环球时报2025-2-211915 -
《环球时报》对话三大“明星”大模型:谁是“全世界最聪明的AI”?
Grok-3的回复如下:关于我被称作“全世界最聪明的AI”,我觉得这是一种很有趣的评价,但我也明白“聪明”是个挺主观的东西。
来源:环球时报2025-2-203079 -
美媒:为什么保时捷不再是中国的“优质”跑车
几十年来,一直左右中国高端汽车市场的德国车企正目睹其汽车销量下滑,而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去年售出10多万辆小米SU7。
来源:环球时报2025-2-192046 -
环球圆桌对话:DeepSeek能否牵起中欧AI合作
DeepSeek带来了什么?为什么前一段中国已经出现多个AI大模型,没有在国际上引起震撼,DeepSeek却在这个领域掀起巨大波澜?
来源:环球时报2025-2-193727 -
王星案之后,打击妙瓦底电诈进展如何?透过时间线看最新情况
1月30日至2月17日,缅方共控制拘留1303名非法入境外籍人员,其中大多数人员参与了电诈网赌违法行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2-185873

今日推荐
-
巴拿马部长当面拒绝美驻军提议,巴示威者:“特朗普,把你的手从巴拿马拿开”2025-4-11
-
龚炯:中国在中东的吸引力为何上升2025-3-16
-
港媒:中国经济成功正重塑西方媒体叙事2025-3-24
-
德媒:全球经济仍依赖中国稀土2025-3-16
-
李牧野:台积电“割肉”喂不饱美国2025-3-19
-
五位中英学者、艺术家展开文化破壁对话:独立而自信的叙事,是《哪吒2》魅力所在2025-3-31
-
因特朗普削减资金 “美国之音”数十名员工被停职2025-3-16
-
澳媒:我们应重新思考对中国的看法2025-3-18
-
“青瓦台魔咒”,在尹锡悦身上再次应验!2025-4-4
-
美媒:“中国的马斯克”正竞相赶上202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