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7800吨核污水全部排入海洋 第二批已在路上!
当地时间11日下午,日本福岛核电站第一批次的核污染水全部排出,意味着约7800吨的核污染水已经流入太平洋。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9-121603 -
印度学者:“金砖”为全球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新方案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发展至今,已成为国际体系根本性变革的象征。近几十年来,在应对全球性政治、经济、社会和公共卫生危机的过程中,金砖机制彰显了其重要性。金砖国家提出了一条不同于过去西方主导的、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南南合作前景喜…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3-8-291388 -
社评: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
大英博物馆所收藏的多达800万件巨量藏品中,绝大部分都来自英国之外的世界其他国家,而且相当部分是通过非正当渠道,甚至肮脏、罪恶的手段得来的。
来源:环球时报2023-8-283730 -
海外网评:首个全国生态日来了,让美丽中国“颜值”更高
8月15日,中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全国各地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全国生态日是中国首个以“生态”为主题的节日,彰显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将更好唤起人们建设美丽中国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来源:南亚网视2023-8-161940 -
“文化游”缘何持续升温?“一票难求”又该如何破解?
暑假期间,多地旅游景区、文博机构人气高涨,预约参观常常“一票难求”。攀升的热度折射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对旅游景区和文博机构的供给提质、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多地旅游景区和文博机构正积极行动,…
来源:人民日报 |2023-8-152259 -
韩媒:韩国“世界童子军大会”被吐槽成生存游戏,美英已主动出局
看到韩国媒体报道“世界童子军大会”这一片乱象,有韩国网民在SNS上发帖吐槽称“在国际上丢人现眼,给世界青少年留下了深刻的韩国负面印象”
来源:环球时报2023-8-62651 -
新闻观察丨美债危机“毒瘤”难除 评级下调敲响警钟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当地时间8月1日将美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AAA下调至AA+,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信用评级遭下调。
来源:央视新闻2023-8-41321 -
科摩罗留学生眼中的成都大运会:成都展现独有魅力,让世界认识这里
观众的热烈欢迎表明中国是一个开放、热情好客的国家,他们对待事情的态度也体现出这一点。很多非洲的媒体记者也来到成都,宣传报道这次开幕式的精彩瞬间。
来源:环球时报2023-8-32910 -
美媒荒谬炒作“中国恶意软件”,专家:典型的贼喊捉贼!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日前表示,美国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黑客帝国”“窃密大户”。美国网络“黑手”越伸越长,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强烈的共同关切。
来源:环球时报2023-7-312879 -
“日本政府强推核污染水排海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国际视点)
日本多个市民团体在东京举行抗议游行集会,表达坚决反对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的立场。
来源:人民日报2023-7-262311 -
日本必须以科学安全的方式处理核污染水(国际论坛)
日本福岛核事故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核事故之一。事故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人类生命健康和食品安全等造成长远影响,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
来源:人民日报2023-7-25914 -
谁把美国变成“毒品超级大国”?
美国已经成为“世界毒品超级大国”: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4%左右,吸毒人数却占全球吸毒人数的12%,同时消耗了世界上80%以上的阿片类药物。
来源:环球时报2023-7-251587 -
中新网评假国企乱象:假国企危害巨大 全社会应共讨之
央企密集打击假冒国企引发关注,根据举报线索,中新网近日核查中冶吉信健康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其大股东康和信(大连市)健康医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疑似为“假国企”,康和信的注册资金来源不明,社保参保人数为0,股权变更亦存在疑点。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7-232436 -
和评理|美国华裔科学家成政治“胁迫”受害者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近期发布的一项在线调查研究报告表明,在美国进行常规研究和学术工作的华裔科学家普遍感到恐慌。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3-7-239737 -
社评:基辛格在中国受到的礼遇说明了什么
基辛格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个“老”字首先是对他所参与、所见证的中美关系漫长岁月的致敬,其次是对他一直以来关注关心中美关系并希望中美能和平相处的尊重。
来源:环球时报2023-7-23696 -
人民日报海外版:美“逢中必反症”荒诞至极祸害至深!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乌克兰危机复杂演变、中东地区迎来和解潮流、欧洲加强战略自主意愿不断上升……世纪变局之下,激流暗涌之中,怪象迭出。其中尤为可笑者,当数美国及其一伙跟班“逢中必反”的闹剧频频上演。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7-151282 -
【理响中国】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随着科学技术的信息化、交往的网络化、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问题”的凸显,历史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世界历史,各个民族、国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各个民族、国家的命运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相…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7-131237 -
首届“中国坝上草原欢乐季”邀游客畅享“21℃的夏天”
据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9日消息,首届“中国坝上草原欢乐季”暨河北夏季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启动仪式8日晚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举行。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7-10825 -
西方的“中国偏见”,从何而来?如何破局?
中德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德国看待中国的方式经历了怎样的转变?有哪些中国文化艺术名人在德国家喻户晓?在“一带一路”倡议等议题上,如何消除西方存在的偏见?
来源:中新社2023-7-83138 -
(南亚网评)尼副总理访川之旅:跨越喜马拉雅山 体现中尼友谊之广度与深度
尼泊尔副总理施雷斯塔最近对中国四川进行了访问,这次访问进一步加强了中尼两国之间的友谊和交往。特别是他在四川省的访问,更加突出了中尼友谊的广度和深度。
来源:南亚网视2023-7-43042 -
时事观察:法国骚乱为何难平息
由于警察射杀一名17岁少年,法国连续多日发生骚乱,总统马克龙为此不得不推迟出访。在分析人士看来,法国此次骚乱并不偶然,其背后是法国社会的移民融入和警方执法等问题。法国政坛对骚乱的态度存在分歧,意味着要避免此类事件重演恐怕难…
来源:工人日报2023-7-31148 -
以“数”着墨,绘就乡村振兴壮丽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科学规划和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
来源:光明日报2023-7-21449 -
舆论观察室丨美国学者重申北约东扩是俄乌冲突根源
俄乌冲突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但没有劝和促谈,反而不断加码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一再为冲突火上浇油。此举引发舆论批评。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6-293904 -
随意反复“退群”“返群”,美国再遭质疑
据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于6月29日、30日两天在法国巴黎总部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特别会议,决定美国能否重返该组织。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6-292028 -
【中国网评】诿过他人当不了“解毒药”,只会让美国病入膏肓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就在这个用以号召全球共同努力解决毒品问题之日的前夕,美国以涉嫌生产销售芬太尼化学前体的名义起诉四家中国企业和八名中国公民,刻意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并以诿过他人的方式,掩盖本国打击毒品犯罪的无能和不作…
来源:中国网2023-6-281449 -
【中国网评】中欧合作应对时代变局,是顺民心趋大势之举
6月18日至2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应德国总理朔尔茨和法国政府邀请,赴德国举行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并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
来源:中国网2023-6-202466 -
【中国网评】洪都拉斯总统带着“特殊使命”访华,中洪关系将开启新篇章
6月9日,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开启为期6天的访华之旅。这是自3月26日中国与洪都拉斯正式建交后,卡斯特罗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标志着中洪两国的外交关系迈出实质性一步。
2023-6-191345 -
风向变了?被日本拒绝后,美邀请印度加入北约,印方回应毫不客气
美国驻印度大使埃里克·加塞蒂在接受印度WION电视台采访时称,随着美印关系的加速发展,作为美国最亲密的伙伴之一,印度将不得不决定是否加入“北约+”军事集团。
来源:南亚网视2023-6-112212 -
【真相|漫评】面对伸向儿童的“黑手”,山姆大叔装起了鸵鸟
长期以来,美国神职人员性侵儿童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只是性侵罪犯之多,受害儿童之众,一次次突破人们的心理底线。
来源:海外网2023-6-62041 -
(环球热点)三大硬伤注定“印太经济框架”走不远
近日,印太经济框架(IPEF)14个成员国在美国底特律举行第二次部长级会议,各方达成使供应链“更具弹性和安全性”的协议,美方声称要以此“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6-6930 -
这国总统:西方“以‘井蛙之见’看待中国崛起”
东帝汶总统若泽·拉莫斯·奥尔塔呼吁欧美“勿用狭隘的眼光看待中国”。他说,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与全世界相互交织,他不相信中国会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事。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6-52245 -
社评:中国新安全倡议受欢迎是必然的
正如李尚福在发言中谈到的,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从未主动挑起一次冲突,从未侵占别国一寸土地,从未发动过一场代理人战争,是全世界和平纪录最好的大国。
来源:环球时报2023-6-5675 -
澳媒:“中国军事意图不透明?这种说法很奇怪”
澳大利亚总是称中国在军队建设方面缺乏透明度,这种说法很奇怪。中国经常强调其和平意图。中国领导人过去十年的讲话也强调了这一点。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6-4906 -
外媒述评:美中关系正发生“微妙变化”
当前美中关系正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经过几个月的相互指责,这一关系正步入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可能会决定这两个大国能否恢复因今年早些时候的所谓气球事件而中断的高层交往。
2023-6-3700 -
吉迪恩·拉赫曼:西方鼓吹对华“去风险化”充满风险
荷兰外贸与发展合作大臣莉谢·施赖纳马赫本周说,如果没有中国,欧洲的绿色转型将不可能实现。中国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电池及其所需关键矿物的生产国。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6-21350 -
外媒:中国汽车品牌广受海外市场青睐
俄罗斯《新消息报》网站5月29日报道称,俄罗斯国家工业信息社的分析师表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份额从9%上升至近40%。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6-11930 -
社评:要让成天趴别人家窗户的“偷窥狂”感到怕
美国印太司令部5月30日以一种受害者的委屈语气,指称一架解放军歼-16战机上周五(5月26日)在南海所谓“国际空域”对美军RC-135侦察机进行了“不必要的咄咄逼人的动作”。
来源:环球时报2023-6-11361 -
社评:美方莫用歪心来揣度中国航天的雄心
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后说,“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至今还让人感动和尊敬。但不得不说,美国航天后来的实际表现,是对这句话的辜负与背叛。
来源:环球时报2023-5-31566 -
外媒述评:西方对华“去风险”本身就是大风险
新加坡副总理黄循财25日警告说,有关针对中国“去风险”而非与之“脱钩”的声音同样也会导致更加碎片化和“脱钩”的世界经济。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5-29781 -
“这极其愚蠢且危险”,西澳州州长警告澳政客不要发表反华言论
西澳大利亚州州长马克·麦高恩警告联邦官员不要对中国发表“极其愚蠢”和仇外的言论,称自己作为海军军官的职业生涯是塑造他对与这个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外交关系观点的关键。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5-291086 -
基辛格:那些“希望中国让步”的人是“错误的”
报道称,基辛格在被问及美国是否应把中国视为对手时字斟句酌。他说:“从其展现的实力来看,我认为中国是一个危险的潜在对手。”他特别强调了修饰语。他说:“我认为,也许会爆发冲突。”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5-291255 -
美国《纽约时报》刊文:无论喜欢与否,美国都需要中国科学家
无论你喜不喜欢,美国都需要中国科学家 对中国影响力的疯狂担忧正在威胁美国吸引顶尖人才的能力,而美国需要这些人才保持在科学和高等教育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
来源:环球时报2023-5-28685 -
社评:基辛格的务实与理性,是今天美国最欠缺的
基辛格能超越价值观和国内政治的羁绊,务实理性地从真正的美国国家利益出发,推动大胆而有想象力的外交,是今天美国最欠缺的。
来源:环球时报2023-5-28683 -
日媒:中国年轻人为何热衷找“搭子”
年轻人寻找‘搭子’这件事,可能是一种对抗孤独,尝试与人建立联结,而又不用付出更多情感成本的方式。”“搭子”这种社交方式的流行似乎象征着现代年轻人的生活和心境。
来源:环球时报2023-5-27456 -
社评:基辛格的务实与理性,是今天美国最欠缺的
基辛格能超越价值观和国内政治的羁绊,务实理性地从真正的美国国家利益出发,推动大胆而有想象力的外交,是今天美国最欠缺的。
来源:环球时报2023-5-27598 -
社评:给核排污当托?请首尔摸摸自己的良心
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危害是明摆着的,日方没有把心思放在严肃回应和解决国际社会关切之上,而是企图利用一切机会推动核污染水排放,包括请来韩国考察团这样的“托儿”。
来源:环球时报2023-5-26796 -
各方持续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 “日本强推排海计划将为今后埋下巨大祸根”
日本多个民间团体和各界人士近千人在位于东京的东电公司总部、国会附近等地联合发起反对核污染水排海“东京行动”,通过演讲、集会抗议等形式表达对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的不满与反对。
来源:人民日报2023-5-25745 -
国际热评:胁迫外交“操盘大师” 美国令全球深受其害
近日,《美国的胁迫外交及其危害》报告发布,指出美国不仅是胁迫外交的开山鼻祖,更将其当作得心应手的工具,扰乱国际秩序。报告通过大量事实和数据,向国际社会展示出美国外交的霸权霸道霸凌本质。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5-25551 -
出访拉美乘租价每小时超1万英镑豪华私人飞机,英外交大臣被猛批
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乘坐豪华私人飞机出访拉丁美洲,此次奢侈的出行遭到反对党工党的猛烈抨击,被称为“荒唐的浪费”,并显示出苏纳克政府与民众“脱节”。
来源:环球时报2023-5-23275

今日推荐
-
在经典与时代之间架起桥梁,社交媒体让年轻人爱上文学2025-2-10
-
新加坡媒体:《哪吒2》破圈,打造中国神话IP生态的契机2025-2-17
-
崔传刚:选对赛道深耕,不错过自己的DeepSeek2025-2-17
-
关税不是治疗美国社会病症的 “灵丹妙药”2025-2-11
-
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严重破坏多边主义和国际法治2025-2-9
-
美媒:DeepSeek的成功彰显中国教育优势2025-2-12
-
环时锐评:民进党当局“倚美”越多,害台越深2025-2-17
-
少女?明星?总统?为了不让法国在AI赛道掉队 马克龙拼了2025-2-17
-
陈经:从“AI公务员”看AI致用的前景前天 12:49
-
世界从《哪吒2》爆火中看到什么20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