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泽征尔、坂本龙一、谷村新司,那些曾为中日友好奔走的日本大师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答记者问时也曾高度评价小泽征尔“以实际行动为中日友好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环球时报2024-2-272820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欢迎更多美国青少年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中国、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中国
欢迎更多美青少年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中国、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中国,做中美友好的新一代使者。
来源: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网站2024-1-294609 -
马来西亚“乒乓姑娘”邓薏琳:希望成为中华文化的“火炬手”
邓薏琳说,她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有助于各国的发展,同时还搭建了世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桥梁。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11-16888 -
飞虎队老兵及后人重返昆明:“感觉自己回家了”
直到今天,这座位于中国西南边疆的城市仍铭记飞虎队的牺牲与奉献,诉说着飞虎队与中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深厚友谊。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11-42008 -
(杭州亚运会)亚运故事里的赤子心:华侨华人“同爱同在”共享荣光
9月23日晚,当亚运圣火在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点燃,一幕幕精彩瞬间汇聚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光荣梦想。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9-242728 -
华侨艺术家陈玉树——用古典家具讲好中国故事
“作为华侨艺术家,我将继续以中国古典家具为载体,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让更多外国民众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9-191355 -
人物|任达华:我的字典里没有“退休”两个字
拍了一辈子的电影,任达华仍记得自己的初心就是服务观众。如何让观众在2小时的电影里看得“爽”,他坦言自己的压力不小。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9-184791 -
宋庆龄生平展在港开幕 约500件展品展现其家国情怀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期望香港市民,尤其是年轻人和学生,通过参观展览学习宋庆龄的崇高理想和爱国精神。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9-173338 -
香港警务处:今年5月至8月间投考警队人数同比增加74%
香港警队今年5月对报考条件作出调整后,报考警队人数大幅增加,5月至8月间投考警队的人数同比增加74%。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9-172054 -
与会代表和海外嘉宾热议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二)
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3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会祝贺,李希代表党中央致词。中国侨联党组书记、主席万立骏代表中国侨联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来源:中国侨联2023-9-12542 -
探寻黄河前世今生 华裔青少年“零距离”感受黄河文化
15日,由中国侨联主办,河南省侨联和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承办,河南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黄河博物馆协办的2023“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遇见黄河·文化营在郑州黄河博物馆举行开营仪式。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8-163036 -
500余名海外华裔少年云端“童”乐 共学中华文化
“这十天时间真的太快了,每次在课堂上听故事,我都感觉自己好像变成了一只小鸟飞到了中国,听到了好多有趣的故事,仿佛自己亲身经历了那些奇妙的事情。”来自西班牙马拉加中文学校的营员张叠果12日在网上夏令营闭营仪式上如是吐露心声。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8-131811 -
海外华裔青少年在民乐、诗词和书画中品味中华文化之美
第一届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实践大赛9日收官,在4天时间里,百余名获奖选手代表齐聚北京,开展中华文明体验之旅。多位华裔青少年向中新社记者表示,他们在活动中收获满满,体味了民乐的魅力、感受了诗词的美好、探寻了书画的文脉。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8-121782 -
海外华裔青少年相聚洛阳 开启访古探今“寻根”之旅
八月盛夏,热情似火,30余名来自美国、西班牙的华裔青少年、领队教师们相聚河南洛阳,将从这里开启一段为期10天的访古探今“寻根”旅程。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8-56116 -
500余名印尼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 体验神奇宁夏”
记者3日从宁夏海外联谊会获悉,“2023年中华文化大乐园—印尼普禾格多营”于当地时间2日开营,500余名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华裔青少年将在两周时间内,跟随来自宁夏的专业教师,一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8-42106 -
让中国工匠精神沿着“一带一路”传下去
10年来,遍布全球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广大侨胞,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繁荣贡献了重要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2023-8-31415 -
大陆网络神曲《求佛》在岛内爆火!引发思考
“我们还能不能、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2006年的大陆网络神曲《求佛》凭借短视频的传播如今在台湾爆火,引发关于两岸文化力的思考。
来源:环球时报2023-7-318978
